职业经理人与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发展 一、职业经理人的定义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职业经理人,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流行的概念。但究竟什么是职业经理人,至今没有一个国家对此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 用经济学家历以宁的解释来说,“职业经理人”是“伴随现代企业的诞生而出现,独立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以此为职业,以之谋生,将所经营管理企业的成功视为自己人生成功的专职管理人。”按照其说法,是不是专职替业主打点企业的人就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呢?绝不。一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至少应具备两种精神和五种能力:两种精神——“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视野能力”和“决策能力”。这几点缺一不可。 二、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素质 假定经理人本身即具有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他必须有充分的领导力、决定事务的能力、能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谓的专业技术能力必须能够流畅地表现在说和写两方面上。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其神速,并带给我们愈来愈多的新观念、新知识。基于此点,身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判断能力,将有益的新知识上达主管人员,经由董事会成员磋商后再决定是否可行。 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在重视对部属执行力的培养。执行力的提升应该是整个企业该亲身参与企业的运作,对于企业的营运细节要了解得愈多愈好,优秀而卓越的企业经理人无一不是对本身业务知之甚详的。经理人要营造企业“执行”的文化。企业是由不同的部门和员工所构成,所以不同的个体在思考、行动时难免会产生差异。如何尽可能使不同的“分力”最终成为一股推动企业前进的“合力”,只有依靠企业文化,“执行”也不例外。优秀的企业,其内部都有一种强烈的“执行文化”,它们注重承诺、责任心,强调结果导向,这一切都是“执行文化”的具体表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一个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执行力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二是如何去完成该做的事情;三是清除所有的障碍;四是形成企业执行的制度和文化。美国A&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经理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具有出色的执行力,是成为合格经理人的重要通行证。 三、职业经理人在中国民营企业中的现状 1、 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用问题 从理论上讲,民营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信用危机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不一致,经理人追求的是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而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经理人追求的是企业规模的扩大,所有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提升;经理人追求的是分配和消费,所有者追求的是积累和投资。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 职业经理人与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发展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中国企业电子商务 | 下一篇:怎样做新型教师 提高课堂..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职业 经理人 民营企业 现状 发展 | 2013-02-12 11:19:2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