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引导幼儿提问的几种方法 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幼儿提问的研究,而幼儿对于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获得的。提问是探索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活动的精神支柱。幼儿通过提问的方式,可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如何引导幼儿提问的探究是引起幼儿探索兴趣的重要工具,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如何引导幼儿的提问特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师顺应式引导幼儿的提问 幼儿在科学教育的活动中,通常表现出很强的探究和表现欲望。幼儿会不加思索的将脑子里的想法直接说出来。科学教育活动中,如在组织幼儿进行沉与浮的实验中,实验还没有开始幼儿便大胆的提问起来,“老师,所有东西都会沉下去吗?有什么办法吗?”还有的幼儿提问:“哪些东西会浮起来?”面对幼儿的直接提问,我们教师应当怎样引导呢?我认为作为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幼儿的提问,那样会直接打击了幼儿的兴趣,我们可以顺着幼儿的提问进行引导,如“小朋友别着急你认真观察一会,答案便会出来了。”通过幼儿不断提出的问题,顺势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找到答案,了解每个幼儿知道多少、知道些什么,在认识上有哪些误区,然后我就有的放矢,针对幼儿的这些情况,重点指导幼儿,使幼儿在实验中的提问得到满足。又如:在“奇妙的磁铁”科学活动中,开始时我就发给幼儿几块磁铁和各样的铁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等,让他们自己摆弄,幼儿积极性很高,很快津津有味地玩起来,并提出了许多问题:“什么东西能吸起来?什么吸不起来?“并争着把自己的问题告诉老师或其他伙伴。这时候,我一面引导幼儿观察,一面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有的东西可以吸起来,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我再让幼儿把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起,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许多孩子惊喜地发现:铁制品都能吸起来,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这时,我对孩子的提问给予延续性的启发,并让让孩子在活动中饱尝了发现的快乐。在这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孩子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主动,兴趣越来越浓。在顺势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不断激发,实验结果也顺势得出了。 二、教师散发式引导幼儿的提问 在科学活动中,由于年龄的关系,幼儿的有些提问我们直接否定或肯定幼儿并不能理解,所以需要我们教师要把知识利用散发势的方法引导幼儿直接接受。如在认识了太空时,我提问:“月亮上有些什么呢?”幼儿一下子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月亮上有土,有石头”,“月亮上有嫦娥”,“月亮上有兔子”,“还有吴刚在砍树”,“有宫殿”……再针对幼儿的这些认识告诉大家哪些是神话传说,哪些是科学知识,鼓励幼儿学好科学知识,长大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诸如:“袋鼠喜欢吃什么?”“秋天有哪些果实?”等等,都让幼儿按各自的生活经验讲述,使幼儿的 教师引导幼儿提问的几种方法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解析婴幼儿游泳 | 下一篇:建设网上诚信的策略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教师 引导 幼儿 提问 方法 | 2013-02-12 14:50:0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