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科学深刻发展观, 实现城市园林可持续发展 [摘 要] 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城市园林的建设与管理是当前城市园林发展的主要方向,要以自然、生态为宗旨,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以统筹观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园林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得园林绿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 园林 科学 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一次郑重强调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对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涵盖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并且对于做好园林绿化工作同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及可实际操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就是一个“以人为本”为核心,三个基本和五个统筹。“以人为本”即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发展点和落脚点;把人的解放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三个基本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把握“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光明日报,2003年11月]。 城市园林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现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城市建设中唯一“活”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实力体现之一。现结合宁波实际,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本地园林,适应新形式、迎接新挑战,实现新时期园林绿化的新跨越,谈个人几点体会。 一.以自然、生态为宗旨,实现园林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 科学发展自然观的实质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问题,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又不破坏自然,并使其能够持续地供给予人们精神和物质所需,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自然与发展和管理的矛盾。在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强化地域自然植被风貌,将自然植物群落应用于生态园林之中。我市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树为主,有典型植被类型6种,将这些具有自然界最高境界的植物群落应用于我市生态园林之中,不失为一种具有高环境效益,高观赏价值,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群落。也是集中体现生态园林城市的关键措施之一。 2.强化植物多样性建设,使植物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市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高等植物1350余种,鸟类及其它动物亦相当丰富,其中鸟类100多种,在园林建设特别是生态园林建设中强调生物多种性建设,达到种类丰富、地形有变化、生态多样性的目标,朝着“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生态园林的目标前进。 3.强化管理的生态化,实现园林的季相变化。生态化管理是目前园林行业面临的一大课题,如何实现生态化管理,如何实现生态的最大效益是摆事实在我们园林工作者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的新的挑战,为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我们应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管理手段,管理措施和管理观念实现新的飞跃。观念上处处以”生态”为理念,手段和措施上以修剪等技术处理以生态与观赏为目的,病虫害控制采用鸟类及生物制剂(无公害)防治方法,施肥应一改过去简单采用化学肥料的形式,实现有机肥与化学肥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从而使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生态、景观等两大功能。 领会科学深刻发展观, 实现城市园林可持续发展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略论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 | 下一篇:利用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领会 科学 深刻 发展观 实现 城市 园林 可持续发展 | 2013-02-12 14:53:2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