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狂人日记》的“狂人”形象 【摘要】《狂人日记》把对封建家族制度吃人的本质做了深刻的披露,“狂人”又恰似一盏高空下的明灯,照向那如深渊一般黑暗的社会,唤醒犹如睡狮一般的中国。 【主题词】家族制度 礼教弊害 精神病人 敢于反抗 一、创作背景 1、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这是五四运动的前夜,它犹如一声响亮的春雷 ,划破了浓云笼罩的旧中国的夜空;它好像一通电流,击醒了沉睡在封建铁屋之中的千万民众的麻木之心。 2、鲁迅为什么会写《狂人日记》 当时之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烈,生活在最低层的人民,有“给知县打过枷的” 、“给绅士掌过嘴的”、“衙役占了他妻子的”、“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 ……,他们被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束缚着,看不清所谓“三纲五常”那犹如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杀人的本质,他们甚至也用这种亘古不变的思想来教育小孩子,让小孩子也参与进来。 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政制度,但是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引起中国革命的社会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这些矛盾在辛亥革命后,更加激化了。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反动军阀袁世凯、坠落成保皇党的康有为,形形色色的封建势力纠集在一起,极力复辟帝制,妄想把中国拉向倒退。配合政治上的反动,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袁世凯公然通令“尊崇孔孟”,而且在“宪法草案”里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强制全国小学读《论语》、《孟子》,恢复读经、讲经。康有为也紧随袁世凯,主张把孔教作为“国教”订入宪法,而且组织“礼教会”,主编《不忍》杂志,狂热鼓吹孔孟之道,在这时,中国工人阶级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发展,特别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人民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一个新的革命高潮到来了。不让封建礼教的思想倒流,让千万之中国人民尽快觉醒。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鲁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马当先,挥笔写下《狂人日记》,发出了反对封建主义、批判封建礼教的战斗呐喊。 二、《狂人日记》揭露的本质 鲁迅曾明确说过,他创作《狂人日记》的政治目的,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针对当时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和尊礼喧嚣,在这篇小说中尖锐地提出了一个彻底的反封建主题:封建社会吃人。用吃人两字,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把统治了中国人民几千年,并为大多数人当做合理的生活信条接受下来的封建礼教的本质揭露出来。他们觉得吃人是合理合法的,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大家不仅挖出他的心肝,还用油煎炒了吃 ,顺其乎是壮胆子。鲁迅正是看到了这种社会本质对人们的毒害,因此发出: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从他下手。他不仅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予以诅咒,还要从灵魂深处唤醒那些没有觉醒的人,从其根源入手解决家族制度的危害和礼教的敝害。 论《狂人日记》的“狂人”形象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聊斋志异》的书生形象 | 下一篇:论《百年孤独》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狂人日记》 狂人 形象 | 2013-02-12 14:55:2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