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型幼儿家长的工作》 《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孩子的成长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能完成的,必须要受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互动才能做到的。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加强了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使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们实施步调一致的教育,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所以幼儿园肩负着教育幼儿和为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 从《纲要》的精神中,也充分体现了: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这种“互动”最直接的就是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幼儿园家长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效果。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老师要面对的是跟自己一样大的“大人”,而这些“大人”的职业、心理特征、脾气秉性、语言习惯、经济状况、文化素质等各不相同,决定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溺爱娇纵,一切包办型” “四二一”的现代家庭结构造成了家长视孩子为“小皇帝”、“小祖宗”,对孩子千依百顺,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和欲望,处处迁就,事事代劳,致使孩子意志薄弱、自私专横或懦弱、胆小、自理能力差、遇事无所适从,甚至会使孩子变得在园和在家的表现完全是“一个宝宝两个样”。 2、“期望过高,急于求成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态,有些家长热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超过别人,总忽视自己孩子的实际条件,给孩子报满了“黄金班”、“兴趣班”,或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强迫孩子学习。当孩子的表现不尽人意时,便加以训斥、打骂,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 3、“放任武断、顺其自然型” 这类型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想当年我们的父母都不用管我们,我们就接受学校的教育不一样长大成才了吗?”所以这些家长会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幼儿园,在孩子发展不满意时指责老师,他们自己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就算了;他们还会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对岸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必大惊小怪的,从而无原则地宽容、包庇,任其发展;还有部分不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总借口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从而任其发展。这样的教育会造成孩子自由散漫,自以为是,任性固执。 4、“忽冷忽热、自以为是型” 这类型的家长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态度不一致:父亲认为要严格要求孩子,母亲却溺爱过度;祖辈对孩子纵容娇惯,父母又管教严明。有些家长甚至随心所欲,感情用事,没有一致的要求。这种不和谐的教育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容易形成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并会使孩子成为察言观色、两面讨好的“变色龙”。 5、“唠唠叨叨,事事来找型” 这些家长整天会对孩子提出很多很细的要求,但大部分只是“空头支票”,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督促指导孩子的行为,时间一长,这种唠叨就成了孩子的耳边风,家长在孩子的心中失去了威信,也同时失去了应有的教育作用;这类型的家长还会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而且会坚守不放;同时会事无大小地找老师问个明白,但当老师如实反映情况之后却无动于衷。 在实际工作中,老师要以正确的思想,认真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要因人、因事耐心、细致地同家长进行沟通: 论《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型幼儿家长的工作》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 下一篇:论《聊斋志异》的书生形象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型幼儿家长的工作》 | 2013-02-12 14:56:3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