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摘要]会计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盈余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一个公司业绩的最重要,最综合的数据。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公司是上市公司,而现在许多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来改变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而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就是为了控制这一现象。 [关键词]会计盈余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新会计准则 由于旧的会计准则对于会计盈余并没有的限制,从而使得盈余管理严重,所以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发了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开始实施。由于新会计准则2007年才开始实施,所以其效果还是一个未知数会计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盈余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一个公司业绩的最重要,最综合的数据。所以对其的研究显得及其重要。 一、会计盈余 会计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盈余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一个公司业绩的最重要,最综合的数据。作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的是以契约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关系。而这其中以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最典型的存在,当然由于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就无法掌握全面的企业信息,一般都只能借助会计盈余等信息来对企业的当前情况进行判断。同时,对于与企业订立契约关系的外部人也需要盈余的信息来决定是否与企业继续签订契约。由此可见会计盈余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二、盈余管理 无论公司的所有者、投资者还是外部人,都需要借助会计盈余进行判断和决策,但他们与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信息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经营者往往是信息的发布者,投资者和外部人除被动接 受外很难找到其他获得信息的渠道,信息在不同的利益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而企业管理当局是拥有自身效用的经济人,必然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以盈余管理的方式隐瞒对其不利的信息或输出对其有利的虚假信息,通过误导决策者的判断、影响契约订立和执行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而以获取私人利益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自然是有不少的个人因素。参杂了个人因素这其中就会有不少虚假的财务信息存在,从而影响整个的信息决策。在现代的中国市场盈余管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盈余管理行为存在却使得财务信息的质量下降,无法将企业的财务信息正确的反映出来,这不仅会影响使用者的决策,也会损害使用者的利益。 那么在盈余管理下,谁是受益者?谁又是受害者呢? 前面提到盈余管理行为下会计盈余信息的使用者会被影响利益和决策,由此可见会计盈余信息的使用者就是受害者了。作为使用者大慨就是公司的使用者、投资者和外部人,当然这其中应该也包含政府。因为他们都是必须借助会计盈余信息来对企业情况进行判断的,所以一旦会计盈余信息受到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干预影响,就会使信息出现错误,就影响了他们决策,也就使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使他们成为了受害者。 那么受益者就应该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了,因为他们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企业会计盈余信息是最正确了解的的,也是他们对于会计盈余信息进行的干预,从而来获取自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 下一篇:小议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盈余 管理 研究 | 2013-02-13 11:34:2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