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论文下载 -> 资料论文下载 -> 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论文资料| 人力资源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 财管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 安全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电视制片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
工程管理论文资料|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酒店管理| 免费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 行政管理| 物流专业论文| 免费旅游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

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本文ID:LW61262 价格:10积分 → 信用说明

扫一扫 扫一扫
本站会员可自行下载:下载地址 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收费: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内容提高: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艺术进行了比较。
 1、从创作道路上比较;
 2、从创作风格上比较;
 3、从创作方法上比较;
 4、从诗歌体裁上比较;
 5、从对后世影响上比较;
关键词:功成身退、清新自然、沉郁顿挫、写实写虚。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分别为后世赞誉为“诗仙”和“诗圣”,虽然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但却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
 一、从创作道路上比较李杜诗歌明显不同;
 从青少年时期起,李白就充满了任侠思想和经历,他明确宣扬“儒生不及游侠人”(《行行且游猎》),他的《侠客行》正是他对游侠的倾慕与身体力行之作,“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同时,李白从小受道家及道教思想的影响,“五岁诵六甲,”“十五观奇书”,他一方面接受了道家“含光混世”的哲学,一方面又吸取了“功随身退,天之道”的老子思想。因此,可以说李白思想的多元化,复杂性在古代文人中是非常突出的。他集庄子的放达避世与屈原的忠君爱国于一身;而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无为长生和游侠的尚义奇妙地统一于李白的一生。李白的整个青年时期正是唐王朝的全盛期,由于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盛唐社会,这给了他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建立非凡功业的理想,他用理想主义的眼光去看生活,似乎不世功业,唾手可得。但当他去敲仕途大门的时候,显现在他面前的不仅是盛唐社会的繁荣,而且有它的腐败与黑暗,唐代社会正从它的高峰上衰落下来。
在开元十九年,李白首入长安,想通过名士帮助找到“一佐名主”的机会却失败了。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再入长安,却受到很多权贵的排挤与谗害。前后两次进京,李白看到的是朝政的腐败与黑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在《古风第十五首》中他抨击当时远贤臣亲小人的政治状况,是“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他还一再抨击当时那种权奸得意、贤才落魄、是非颠倒的不合理现实:“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对权奸他甚至指着鼻子骂:“董龙更是何鸡狗!”(1)。
杜甫的青少年时期虽也受到盛唐文化的熏陶,有着建功立业的非凡抱负,但是他的长安十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夕,与其说他曾经看到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不如说他更多的认识到衰败到来的危机四伏。杜甫抱着兼济天下的信心求仕,却连独善其身都难保,尤其在授官前,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混迹上层社会,使他看清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漂泊于下层社会又使他目睹到人间的苦难,残酷的现实,使他对天宝盛世的内幕有了深刻的认识,看到了它腐败不堪的本质,预感到它一触即发的危机,为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奠定了思想基础。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杜甫流徙奔波,饱经忧患,这使他写国家灾难和人民疾苦的诗占了很大的比重。

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浅谈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写作成因 下一篇:浅谈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李白 杜甫 诗歌 艺术 比较 2013-02-13 13:23:01【返回顶部】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