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享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政策的一种行为。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综合来看,会计学界认为盈余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盈余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个人谋取利益,而通过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的操控性行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也不断的完善,新的会计准则的制定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着公司的会计管理模式。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也起着一定的限制性影响。2007 年1 月1 日,财政部对我国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了由39项会计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与现行17项会计准则相比,其规范的交易和事项的内容更加全面到位,有效遏制了上市公司恶意的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中取消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 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在中国目前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 的情况下使得企业的存货流转得以真实地反映,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很好地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是将较低价格的材料入账, 使当期的存货成本费用下降 ,有利于公司盈余的账面核算,增加了当期利润。新的会计准则使上市公司不能利用存货的 计价方法在存货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任意改变计价方法,从而大大缩小了滥用盈余管理的空间 。 2.新的会计准则对能够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改用成本法核算。这一规定也 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为旧的会计准则规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 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这就使得投资公司为了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等手段让被投资公司的利润增加或减少。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保基础建设工.. | 下一篇:小议《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盈余 管理 影响 | 2013-02-16 09:49:0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