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审美观及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摘要: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对人们音乐的培养我们应该从儿童抓起。 关键字:音乐教育 审美观 儿童 发展 儿童的音乐教育从德.智.体.美.劳,对儿童进行了对学习音乐的培养。儿童音乐教育从以技能为中心,到能够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重视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来实现的,所以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音乐审美能力这一核心来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选择教材教法,设计教育活动。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所以我们就要抓住这一特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对儿童音乐的教育,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上有着重要影响。音乐是教导与学习的有效资源。使用音乐做为教学机会的方式可包括以下几种:唱歌、聆听、韵律活动、为新歌作词或谱曲。音乐对儿童之所以重要的理由如下: 1.表现的喜乐在童年时期,儿童学习对唱歌有所反应,并借着诗歌表现自己。 儿童都是善于表达自己从而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而音乐就是一种很好的表现自己的形式,用音乐来让儿童的心灵及生活充满真理,并教导他们以言语表达对神的爱及对人的关怀。 2.布道见证 音乐可以丰富布道事工。儿童常因为对教会活动的特别兴趣,而被吸引到教会,这些活动可能是教会休闲活动、手工艺班以及音乐。以上任何一项活动都是有价值作为与儿童初步接触,并带领儿童信主的途径。当儿童被音乐吸引时,与教会同工接触的机会就出现了,而且进一步面对救恩的信息。 3.使节目多样化 一般儿童的注意力的时间都不长。虽然注意力的长短会随着年龄增长,但年纪较小的儿童很难集中注意力于一件事情达数分钟之久。而有效的使用一首精心选择的诗歌,则可以增加节目的多样化,并能大大强化教学的主题。 4.个人的参与个人的参与能导至个人更直接面对心息。 依统计所得,学生参与活动所得的远超过被动静听所得的。而因为音乐可以成为个人参与崇拜及个人表达的工具,如此一来,可以增强个人掌握真理及接受改变的机会。参与也可以让人感觉自己是团体的一份子。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观念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1〕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由体力、智力、美学、道德这四个方面编织在一起去构成一个完整的人。”该思想早已在欧美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采纳。我国经过数十载的教育实践,由“德、智、体”不完全的“三育”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五育”教育,把美育放在适当的位置,或者说在我国整体教育改革中重新显现,这是新世纪的音乐老师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音乐教育的审美观及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营造快乐环境 促进幼儿发展 | 下一篇: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促进幼儿园区域..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音乐教育 审美观 儿童 身心 发展 影响 | 2013-02-16 09:54:0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