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课堂教学的缺失与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六年多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全新的景象。但毋庸讳言,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热情探索大于理性思考和科学实践,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散乱的活跃”,教师的主导地位缺失,缩手缩脚,不敢施教,片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错位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如风、如雨、如雾”。现摭取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教学案例,反思分析,进而审视并厘清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误区。 【案例一】 教学内容止于浅表失于虚 《夕阳真美》(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第23课)最后一段教学片断 师:爷爷说“夕阳真美呀!”,美在哪里呢? 生:美在天空的颜色变化很多,有黄色、红色、紫色,好多种颜色。 生:美在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我们再把这些美丽的句子读一读,特别要把这些颜色的美丽读出来。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是啊,夕阳是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美丽景象,自然界像夕阳这样美丽的景观还有很多,大家只要留心观察,就能领略到美丽,就能使自己愉悦。 最后,教师让学生再读读书,把书后生字描红后就结束了教学。 课后,我问这位教师为什么不把课文顺势拓展延伸一下,让学生知道作者、编者的意图不仅是赞美大自然中的“夕阳真美”,还包含对爷爷奶奶的晚年生活、美好人生的赞美呢?这位老师说,新课标对二年级学生阅读的要求较低,教师教学要有年级段的特点,不敢挖深。 【评析:教者也要学会与作者、编者对话,应该在教学中切实贯彻作者、编者的意图。这位教师如能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观察文中插图上爷爷奶奶的容颜,揣摩品味最后一段中“爷爷满面红光,望着奶奶”等句子,让学生认知到“夕阳真美”是双关语,就能丰厚学生的人文积淀,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能做也是应该做的。否则,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是有所缺失吗?就这样让学生读来读去,都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徘徊,学生的朗读、感悟、迁移水平又怎能得到提高呢?】 【案例二】 组织活动取悦学生荒于嬉 《爷爷的芦笛》(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片断 师:朦胧中,畏惧中,强强听到了什么?(点击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悠扬笛声。) 师:这是什么?(笛声)对,这就是鼓舞强强战胜恐惧的笛声。谁说说,爷爷吹出的笛声会 摭谈课堂教学的缺失与思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 | 下一篇: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课堂教学 缺失 思考 | 2013-02-16 10:09:2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