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教体育--浅谈体育课的单元教学模式 “不拘一格”字义上解释为没有固定的形式。不拘一格教体育是相对于传统体育的教学模式提出来的,它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增强体质,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思维,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到实处。其结构包括三个方面:1、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2、单元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3、单元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 江苏省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上对体育教学年、目标是这样要求的: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提高 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其教学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初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不违背大纲的精神前提下,目标的设置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单元教学目标应该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单元目标的整体性是相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的。如:在学习跨越式跳高时,通过单元教学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效果,它是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上提出来的。单元目标的层次性是说:不同年级的同一教材内容的要求要有层次。如:四、六年级都有跨越式跳高和蹲踞式跳远,它们的要求不应该一样,应该有梯度层次。因此在设置单元教学目标时,就要注意这一点的区别,使每堂课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小任务,使学生基本都能达到,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应具有发展性 这里的目标发展性是指:培养学生的“创造基石”。使学生通过课上的学习,可以终生受用,即理论联系实际,向终生体育方向发展,以此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这里的“创造基石”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技巧教学中,单元教学目标是这样设置的:先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动作(前后滚翻、前后滚翻交叉腿、肩肘倒立、纵叉、挺身跳等),在次基础上让学生自编一套技巧组合动作。如果课上没有及时完成,可以留做家庭作业,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共同完成。这样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电脑自己找“资料”,自己组合动作,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创造”的感觉。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从而更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为今后的学习、创造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目标应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 由于个体的差异,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应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身体条件来确定,以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根据学生身体条件的不同,在设置单元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考虑到这一点。比如:在“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时,我设置的目标如下:成功目标(跳过75厘米的高度的橡皮筋),挑战目标(跳过85厘米的橡皮筋),极限目标(跳过90厘米以上高度的跳高竿),这样就会使身体条件不同的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成功的高度。从而使每一位 “不拘一格”教体育--浅谈体育课的单元教学模式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 下一篇:走进孩子的心世界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不拘一格 体育 体育课 单元 教学模式 | 2013-02-16 10:19:0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