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通过我多年的积极探索,总结如下几点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端正教育思想,强化德育管理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教育为中等和高等教育打基础,而小学、中等、高等教育都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为培养合格公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德育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于是,我在每个学期都把握住三个环节:一是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跟踪”。经常分析学生品德现状,随时发现随时解决;三是制定有效管理和约束学生行为的班规和德育制度。此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抓了如下工作:1、建立学生德育一日常规管理和小组值周制度,并进行打分;2、每周开展“文明小队”评比活动;3、结合节日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行为教育;4、制定班队活动计划并有目的的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5、每月举行一次或两次体育活动比赛,把内容健康、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融入德育教育中;6、建立每天个人德育量化考评制度,每周公布一次。要求各小组长认真做好操行评分,严格按照自评、小组评和科任老师及班主任的顺序进行量化考评,发挥优点,修正不足,对于品行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在德育管理中,量化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使对学生的评价更科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善待学生,坚持“人本主义”,切忌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不能把本是动态过程性的、富有个性、各育相融的、主动活泼的“全面发展”视为一种静态结果性的、平均的、同步的、各育自行其是的、机械被动的管理。机械量化的管理,必然导致无效,甚至负效,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犯错误,老师应该承认学生有犯错的权利,应该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应仅仅用扣分的方法解问题,而应耐心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改正错误。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有一个学生小明,一连三天眼操分数每次都扣分,我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是因为每次在大队干部检查做眼操情况的时候,他都睁开眼睛。于是,我把A叫到身边问明了原委,他说:“每次大队干部来打分,我总是很担心会被扣分,就忍不住睁开眼睛,看别的同学有没有在认真做。”原来是善意地犯错,我说:“其实每个同学心里想的都一样,都会担心因为别人不认真,使班级扣分,可要是每个人都睁开眼睛看别人,你想一想会是怎样的情景?”小明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说了声:“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星期四早上做眼操时,小明果然没再睁开眼睛,我当众表扬了他,还在他的量化表上加了分,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从那以后,他的眼操几乎没有再扣过分。因此,采用“量化管理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人本主义”,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如果片面强调“量化”,忽视情感陶冶教育,往往影响教育效果。善待学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更能得到学生的理解,更利于“量化管理法”的实施,更便于开展德育管理。 二、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达到道德素质培养的目的 小学语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广泛,他不仅仅反映了社会、历史、 在小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在幼儿园如何进行合理的、适宜的.. |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对文本多元解读思潮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 教学 怎样 培养 学生 道德 品质 | 2013-02-16 13:10:2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