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传统看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曾经在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欧洲蔚为大观,在20 世纪初的中国也轰动一时。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在但丁的《神曲》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舞台上,在屈原的《离骚》中,李白的豪情吟游里———在中外数千载文学史上随处闪光。但是在现代的传统文学视野里,浪漫主义似乎逐渐销声匿迹。尽管学界认为现代主义是浪漫主义一种流变,但不可否认,纯正的浪漫主义精神早已失去原本的光彩。 从开始萌芽产生到现在也不过二三百年时间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曾频频受到各时期文学家的青睐,这就使我们足以见得它的底蕴之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还要从文学传统上找答案。 一、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 (一)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及时代背景 历史上任何一种思潮的产生都具有社会历史的和思想史的根源。浪漫思潮的产生,简单说来,就是欧洲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产物。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欧洲的浪漫主义运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表现一种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他们歌唱英雄、赞美理想,作品的字里行间满泛着热情洋溢的情感,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因此说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具有社会性,又表现了当时人们的愿望,也就拥有了更多的心灵共鸣,从而为它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说起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我们不妨先来看朱光潜先生对其的归纳: 第一,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也是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由于主观性特别强,在题材方面,内心生活的描述往往超过客观世界的反映,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特别多,自传式的写法也比较流传。由于当时作家各人大半和社会处于矛盾对立浪漫主义的作品一般富于感到感伤忧郁的情调…… 第二,浪漫主义作家喜欢采用中世纪题材,其特点在想象的丰富,情感的深挚,表达方式的自由以及语言的通俗。 第三,由于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感伤主义的诗歌和小说大半是对农村破产的哀挽,对城市腐化的诅咒和对于大自然的歌颂,从此自然景物的描绘成为浪漫主义文艺的一个特点。” 是呀!这不仅仅是朱先生自己的观点,这不也正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特点的表现吗? (三)欧洲浪漫主义的流派 欧洲各国的浪漫派有不同的特点,如法国与德国的浪漫派就有许多差异。不同的政治立场上也有进步与反动之分,如雨果的进步立场和许莱格尔兄弟的反动立场完全不同,因此从苏联传入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区别了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反对现代城市 从文学传统看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从影视剧看流氓无赖意识 | 下一篇:从女性消费偏好看网络市场潜力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文学 传统 浪漫主义 思潮 产生 | 2013-02-16 13:26:0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