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现阶段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农民收入是反映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参数。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是在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都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等条件下出现的。第一,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由于我国农业结构尚不合理,乡镇企业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环境并不轻松,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效益明显下降。第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态势,农产品价格有了一定回落,农民收入减少。 一.农民收入低对国家的影响 农业生产是有生命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一点与其他产业是不同的。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农业生产周期长等固有的特点,加大了农业成本,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过去我国重视农业产量的增长,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业的发展目标也要有所调整,尤其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日渐突出。它在向我们昭示,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要把农业的产量、质量与农民的增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农民收入低速增长,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户生产投入的增加,而且对城乡农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户的投入积极性,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扩大,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由此可见,农民增加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障。 二. 农民增收缓慢因素 国有企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迈向深入,下岗职工增多,各项改革措施将使居民的一些福利享受变为市场付费,子女抚育费用较高,这些都使城镇居民对未来的收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因而不敢大胆消费,从而导致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丰产不增收”的现象,农民损失较大。农村儿童失学率不断提高。据教育部门分析,当前农村儿童失学情况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入不敷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无力供子女上学。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如何实施“蓝色海洋”地方课.. | 下一篇:关于民族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关于 农民增收 问题 研究 | 2013-02-16 13:59:1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