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每个幼儿都自己独特的地方,千差万别,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我们都会感知和看到这种差异,它主要体现在幼儿发展特的点、方向、速度以及发展水平上。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幼儿的独特性中蕴含着他独特的成长方式和生长点,同时也与他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爱因斯坦说过“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可见个性对于万事万物的发展是多么重要,让幼儿顺应个性,健康快乐的发展,是幼儿老师的重中之重,也是最为关键和难以把握的事情,怎么样才能够做到真正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呢?笔者在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从思想和心理上尊重并接受孩子间存在个体差异。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要充分的贯彻纲要的思想,首先要从教师的观念着手,从心里要关注并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允许孩子间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包括各种能力的强弱。 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在活动中都深刻的体会到了孩子间的差异,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胆小内向,有的孩子各方面发展的比较均衡,有的孩子擅长唱歌,有的孩子绘画比较的出色等等。我们能够罗列出很多,一百个孩子就是一百个样。当然这其中有部分孩子的能力相对比较弱,作为老师就要接纳他们的这些不同,无论他们的能力的强弱,都应该从心里上尊重他们的这些不同,用接受的态度对待孩子。我们绝不能够因那个孩子综合素质较好就偏袒他,更不能够因某些孩子的综合素质较弱而忽视对其的引导和教育。同时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孩子。 只有老师从心里和思想上接受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间的个体差异,才能在行动上有所改变。对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台非常敏锐的感应器,他们会感觉到老师的态度。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里变化,好的影响会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不好的影响会堵塞幼儿的个性发展。正如多萝茜·洛·诺尔德在《孩子从他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提到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个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 在实际的一日生活活动中,老师不但要注重孩子间的个体差异,更要主要那些大家眼里暂时发展水平较弱的幼儿的心里感受。做到从心里和思想上真正的接纳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 二、细心观察,做好家园沟通,了解每个孩子间的个体特点。 我们光从心里和思想上接受孩子间的差异还不够,还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孩子只有在活动中才会把自己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教师只有耐心细致的观察聆听每个孩子的声音,感受孩子的一举一动,做到“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成为孩子活动的参与者,经常同孩子沟通,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广东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探讨 | 下一篇:关于重庆市企业招工难情况调查报告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关注 幼儿 个体 差异 促进 个性 和谐 发展 | 2013-02-16 14:04:0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