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民主科学管理,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如何变“维持性学习”的传统教育为“创新性学习”的现代教育,根据我校的实践,学校的民主科学管理是引导师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必由之路。 一、提高校长素质是促进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的前提 “校长是学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便有什么样的学校。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校长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性的素质,对实施自主创新性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至关重要。 (一)首先,校长必须具备自主创新的思想素质 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各方面的形势复杂多变,任何一个单位无时无刻不处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学习也不例外。所以校长工作要有创造性,这是形势所需,成功之本。学校工作老是跟在人家的后面是不行的,也不能完全照章办事,等待红头文件,这只能维持现状,甚至连现状都难以维持。校长的自主创新意识体现在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当中,体现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当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规划”、“计划”、“方案”直指培养目标——具有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学生。 (二)其次,校长必须具有自主创新的行动 校长是师生的楷模,行动是最好的老师。校长自主创新的影响力往往会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及领导行为中表露出来,从而在客观上给学生提供了观察、评价、谈论的机会。学生从校长的言行中听其言、观其行,由此就会产生对校长的信任、尊重、亲近等心理效应。在当前,学生不喜欢整天埋头事务的“老黄牛式”的校长,而喜欢既脚踏实地又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校长。这样的校长才能积极、稳固地领导学校向高层次目标转化,才能让学生有希望和奔头,从而充满情感地热爱学校集体,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业,充满敬意地学习校长的这种敬业、创新精神。 我们大江中心的岑添华校长在学校管理上、在教育科研上都比较重视创新。经常教育师生:做到人家有的我们也有,人家没有的也要创造条件争取有。例如:在学生德育活动中注意创造性地开展专题性的系列活动;在教师队伍建设当中积极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科研型的教师群体。我们深切认识到“创新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创新是生活最大的乐趣,幸福寓于创新之中”。少先队大队开展了“假如我是大江中心校长”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活动,80%的少先队员都表示要学习校长的创新精神,管理学校、建设学校、发展学校。有的少先队员还说,做了校长“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造”。规划出心目中现代化的实验室、图书室、电脑室等的具体方案。所有这些都说明校长的创新精神能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学习的榜样。 (三)再次,校长要具有发动学生参与创新性学习活动的能力 学生既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对象,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设法让他们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学校开展的创新性学习活动,在实践中亲自体验创造性活动成功的喜悦,亲自感受创造的艰难。这就是校长要做过细的工作,把教师发动起来,继而把学生发动起来。首先校长要在心目中有学生,其次创新性学习活动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再次是要树立学生参与的典型。这里所说的学生参与的创新性学习活动是指校长亲自领导、发动、开展的科学文化的富有创新性的探索活动。 加强学校民主科学管理,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加入WTO条件后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策 | 下一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加强 学校 民主 科学管理 走向 自主 创新 性学 习之 | 2013-02-16 14:07:3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