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色(记录一堂生动的音乐课) 【摘要】一堂生动的戏曲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修正后学生真正体会了戏曲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戏曲 课程中的困惑 曲调介绍 从我牙牙学语开始,我的第一个开嗓音和每个人都是一样,那就是:啊!多么动听的音调啊,或许从那时的我就感觉自己是唱着中国的戏曲来到这个世界的, 这是我在给学生上的一节有关戏曲的课,谈到戏曲学生最初不是很喜欢,说到戏曲听不懂,看不明,讨厌节奏的不欢快,学这个在生活中又没有用等等,这之类的话语是我上课之前所做的一个学员调查,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孩子没接触过,肯定在我的引导下会接受,没想到学生在听到我说今天给大家欣赏一段戏曲片段时,学生开始叫嚷了,怎么办?面对现在新课改以后我们作为音乐的传承教育者,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们接受和喜欢这成了我的一大难题了!于是这节课就荒了,课后我请教了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会心的笑了笑,很语重心长的跟我聊开了。其实新课改以后,加入戏曲的教学,为的就是让我们国家的传统音乐传承下去,真正想把课上好,一定首先要让学生们喜欢有关戏曲的点点滴滴,先从戏曲的历史,人物,服饰等,更多的把现代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回到办公室,听了老教师的话,我想了很久,原来一堂戏曲课这样有含义,里面的内涵太出乎我之前的想法,总认为像往常一样的常规音乐课上就行了,没想到适得其反,学生并不吃我这套,于是我翻阅了大量有关戏曲方面的书籍,结合了视频图片,重新整理了一些思路,让戏曲课堂更加有趣味性,准备重新面对学生。 上课铃响了,我心里有点打鼓,利用几天的时间整理的东西,学生会接受吗?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走进了教室。一开始我什么都没说,只是请学生看了一段《智取威虎山》的视频,音乐一想起,学生们全神贯注的看着大屏幕,当欣赏完以后我设计了小舞台,把准备好的道具拿出来,请学生上台表演刚才的那段视频,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举手。 [] 一、导入小舞台 (1)分组竞赛活动: 学生们表演完以后,看哪个组的学生能在这段旋律中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旋律的节奏, 将获胜。表演完后我将其中的锣鼓点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读出来,很快学生们联想 刚才的动作和音乐旋律,完整准确的唱了出来。于是我乘热打铁又进行了分组听辨戏曲 剧种,出示三个以上的剧种和音乐旋律,京剧、豫剧、越剧等。并且设计了一些有关戏 曲的问题,把行当的分类,服装等一一展示,学生们的兴致更高了,都说戏曲的服装太 好看了,戏曲的行当太有趣了,一个比一个鲜明。看到学生们这样积极我可高兴了,便 出示课题,进入到真正的学习戏曲中。 (2)归纳形成地方剧种风格的重要特征? 单单说到京剧我们的国粹,戏曲腔调,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一般认为出于梆子腔,明末清初秦腔流传至湖北襄阳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成襄阳调,后称为湖广腔,又称西皮。西皮腔流传亦甚广,湘剧、桂剧等中称为“北路”,粤剧中称为“梆子”,滇剧中称为“襄 梨园春色(记录一堂生动的音乐课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 下一篇:浪漫与现实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梨园 春色 记录 一堂 生动 音乐 | 2013-02-17 08:59:3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