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柳宗元山水诗意境的独特性 柳宗元的山水诗,描绘的是当时南荒之地永州和柳州的山水,而并非名山胜水。而他的山水诗却是唐山水诗的代表之一,影响深远。追其原因之一,是其山水诗的意境有着鲜明的独特性。 (一) 对于诗的“意境”,历来众说纷纭。一般的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像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受到“物”的感染,在表现“物”时,要融入自已的感情。这样“意”与“象”应,情与景合,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境界。中国古诗意境异采纷呈,柳诗反映幽深静寂的图景,孤独忧伤的情感,是其山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柳宗元欣赏的是与其孤独忧伤的情感相谐调的静寂荒冷的景物,在对这些自然景物的刻画中,投射着自已感情的折光。这类诗的代表作有《南涧中题》,《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江雪》等。诗人笔下的南涧是萧瑟的,山村是荒凉的,“黄叶复溪桥,茺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扑入眼帘的是一片萧瑟荒凉的深秋景色。写荒凉之景,实际上是抒凄凉之情。诗人自称“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表白自已超然于宦海升沉之外,但隐约可见那股被压抑着的激愤的潜流。秋涧,秋村的暗色很适宜表达诗人的情感。正是“写秋而悲则同气一体,举远行,送归,失职,羁旅者,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当其事而悲秋愈甚”。① 诗人以秋之肃杀表达凄怆的心情,冬日严寒则用于表现所处的险恶环境和孤愤的精神。《江雪》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描绘了一幅背景极其广阔的寒江独钓风景画,把人们带到一个静寂寒冷的境地。看,千山万壑没有一只飞鸟,大道小径不见行人踪迹。“绝”和“灭”字化动态为静寂,在“千山”、“万壑”之下显得静寂空间之广阔,静寂中还使人感到寒气袭人。诗中最后一“雪”字,点明“绝”与“灭”的原因。漫山遍野,远近高低白雪皑皑。雪可以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读之,令人雪色刺目,饱和着主观感受。诗人生长于长安那里,冬天的降雪比地处江南的永州多,气温 浅论柳宗元山水诗意境的独特性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论绿色营销的现状、障碍及其营.. | 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柳宗元 山水 意境 独特性 | 2013-02-18 08:55:2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