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的魅力 ----魅力在于细节 [摘 要] 文学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有美的形式,更在于它有有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和美的思想。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靠震撼人心的鲜活的生活细节来表现和完成的。文学的魅力往往蕴藏在生活细节的魅力之中。 [关键词] 文学魅力 形式 内容 细节 文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历史情感的结晶,也是作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有美的形式,更在于有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思想和震撼人心的鲜活的生活细节。 文学作品的形式首先是美的。古今中外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形式的美。如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从形式上看,先就具备了多样与统一、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和谐、节奏和旋律、反复和连续等等美的因素。正是这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产生了特殊的魅力:如悦耳的歌声,一听,就如痴如醉;如生动的画面,一见,就留连忘返。 但这不是主要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美即和谐。茅台、五粮液之所以能成为家喻户晓的琼浆玉液,绝不是因其精美的包装,而是其质地的芳香甘醇;碧螺春茶不是因其装在铁罐或是纸盒而评定其优劣,实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色、香、形、味而使其名闻天下。如果我们以此来观照文学的话,也不难发现,好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也是因为其内容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蕴涵着深邃的思想哲理。 首先,文学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 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精神活动,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同时也为文学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为了协调动作、交流信息与情感、减轻疲劳程度等,产生了语言和最原始的文学。鲁迅先生曾对此作过通俗的解释:“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其中有一个叫道 ‘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是‘杭育杭育派’ (《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5页)。可见,劳动不仅是文学产生的起点,也是构成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由此观照《诗经》中《硕鼠》《伐檀》等源自劳动人民生活的诗作,流传至今而不衰,最根本的原因难道还不是因为其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和奴隶们的痛苦生活及思想感情吗?如果抽去了这点,形式再美也无济于事,就算重章迭唱的形式能保存下来,岂非没有灵魂的躯壳? 其次,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文学作品是人写的,同时,又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且为人的需要而写。因此,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现实生活中的人,大都具有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而在文学创造 浅谈文学的魅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小学优秀班风建设 | 下一篇:浅谈王安忆小说的艺术魅力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文学 魅力 | 2013-02-18 09:07:4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