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论文下载 -> 资料论文下载 -> 浅析“新边塞诗”的特点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论文资料| 人力资源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 财管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 安全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电视制片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
工程管理论文资料|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酒店管理| 免费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 行政管理| 物流专业论文| 免费旅游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

浅析“新边塞诗”的特点

本文ID:LW61708 价格:10积分 → 信用说明

扫一扫 扫一扫
本站会员可自行下载:下载地址 浅析“新边塞诗”的特点 (收费: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浅析“新边塞诗”的特点
浅析“新边塞诗”的特点
——论“新边塞诗”
 
 边塞诗的又一次兴起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新疆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发展,不少诗人来到了新疆,创作了最初的写边塞景、记边塞事、抒边塞情的一批诗作。所谓“新边塞诗”就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来的一批诗人,继承古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传统,用现代汉语创作的再现和表现西北边塞生活题材而又具有边塞气质和风骨的白话自由诗。在谈“新边塞诗”的特点前,我认为有必要谈谈“新边塞诗”的崛起。
 一、“新边塞诗”的崛起
 诗歌史是一条流不断的长河,上游之水总要往下游流淌。因此,后代诗人诗歌接受前代的影响就是必然的。“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的,离开了“旧”,也就无所谓“新”了。所以“新边塞诗”这一称谓本身就标志着它对传统边塞诗的继承。新边塞诗继承了《诗经》、《楚辞》以来的遗传基因,发扬了唐代边塞诗风,同时活跃着经嫁接、杂交而勃发的新枝,这就使它虽然以荒僻的自然界与边远的塞外生活为抒写对象,却具有深沉而又浓郁的当代色彩。例如周涛在《暮色》一文中写道的:“不知是炊烟搅混了暮色/还是河水染浓了暮色/生活的幕宣布一场终结/落日想用句号终止/月亮却以逗号表示间歇/暮色收去的/晨曦会重新还给我。”以及章德益在《一粒草籽的梦》所述的“我是一粒草籽/绿洲把我托付给漂泊的风/虽然我渺小/但我也有翡翠色的梦/我梦想着,这颗星球都被绿色覆盖/而不再有绝育的土地,拒绝春的温存。” 这些都给人留下了一种与整个时代息息相通的印象——对象是古朴的和偏僻的,但思情却是现代的,体现着社会生活的新潮。
 当然,单纯的继承无法出“新”,“新”同时也代表着它对传统的超越,正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现代性超越,使“新边塞诗”真正以崭新的风貌出现在当代中国诗坛上。谈起“新边塞诗”的崛起,应是诗人闻捷的《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标志着新边塞诗的崛起,1960年,著名诗人郭小川来到新疆深入生活,正式提出了“新边塞诗”的主张。
 那么,“新边塞诗”“新”在哪里,也就是新边塞诗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一)创作题材、内容“新”、(二)创作意境“新”、(三)创作诗风“新”、(四)创作语言“新”、(五)创作抒怀“新”。下面具体阐述如下。
 二、新边塞诗的特点
 (一)创作题材、内容“新”。
 建设与开拓基本取代了战争生活的描写,这是由时代的差异所决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新边塞诗产生发展繁荣的20世纪50年代,国家相对安定,四邻基本和睦,孕育新边塞诗的大西北地区边烽尽息,各族人民在祖国统一的疆域之内友好团结地劳动生活、共同开发、建设着大西北边疆。所以,拓荒与垦殖、劳动与建设也就必然地成为新边塞诗人所乐于表现的题材。
新中国的建立使得中国的政权体制、阶级关系、政治思想、文化意识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国门启开,八面风来,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渐趋多元、活跃。以杨牧、周涛、章德益为代表的青年诗人,他们的诗作虽也继承了古边塞诗的慷慨、淳厚的风格,表现得刚健、朴实,却没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叹息;有开拓

浅析“新边塞诗”的特点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浅析长虹电器营销战略 下一篇:浅谈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的语文教学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浅析 边塞 特点 2013-02-18 09:10:52【返回顶部】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