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入WTO后民营企业面对的机遇、挑战和决策 一、民营经济的性质和作用 (一)民营企业的概念 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 另一种看法是指相对国营而言的企业,其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类型。实行国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租赁者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私有民营是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企业的资本来源和构成定义。企业的资本以民间资产(包括资金、动产和不动产)作为投资主体,即可称之为“民营企业”。“民营”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词汇,从狭义说,民间资产特指中国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包括国有资产和国外资产(境外所有者所拥有的资产)。 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 (二)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中国民营经济之所以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根本原因之一是其法律地位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民族工商业是客观存在的,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在恢复国民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旧中国存续的工商企业有11000家,资本金约22亿人民币。此后进行了公私合营,私营企业绝迹。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开始重视法制建设,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替代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这25年期间,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截至2002年底,中国个体工商户达到2377万户,从业人员4742万人,注册资本为3782亿元,比改革开放初的1981年分别增长了12倍、19倍、755倍;私营企业达243万户,从业人员3409万人,注册资本为24756亿元,分别比1989年(此年才有全国的统计数字)增长近26倍、20倍、293倍。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从1989年的0.57%增长到2002年的22.76%;民营经济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2.8万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包括外资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其出口额已占全国出口总值50%以上。中国民营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政治地位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目前他们当中担任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有9000多人,担任县以上各级政协委员的有3万多人。 (三)民营经济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民营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1世纪,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力量中,民营经济也将是中国名族经济中具有发展潜力的重坚力量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面临全球范围内更为激烈的资源,市场和人才等各方面的竞争,民营经济的发展,将对中国民族经济、社会稳定、财政来源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逐渐加大。在1985-2000年间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高出国有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在工业产出中的份额从1985年的34%上升到2000年的60%。据统计,1978-1999年,民营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从0.2%上升到33%。在深 (2)、在吸纳劳动力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作用突出。1999年民营经济从业人数多圳,民 浅析加入WTO后民营企业面对的机遇、挑战和决策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析网络广告的应用与发展 | 下一篇:浅析杜甫悲剧类诗歌的主题划分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析 加入 WTO 民营企业 面对 机遇 战和 决策 | 2013-02-18 09:12:3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