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陈至立同志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曾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的确,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逐渐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弥补了采用传统教学时某些方面表现单一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利用系统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协调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可分为教育媒体技术和教育设计技术,前者是有形的物化状态的技术,主要涉及教育中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包括教育信息的传播与传输技术、教育信息的存储与检索技术、教育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技术和教育信息的显示与拷贝技术;后者是无形的智能形态的技术,主要涉及如何选用教材和用具,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分组,教学过程的控制、评价、管理、策略等问题,包括教育系统技术、教育心理技术和教育计划技术。 现代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教师通过教学媒体传输信息(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学媒体接受信息(学习内容),四个要素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1)转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扮演的是家长式的讲解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道者,是权威的象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者。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角色从其特征、职能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逐渐失落。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里,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会学习,主动地探索知识。当然,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言传身教作为学生的榜样的角色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逐渐转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和能力的进取者。这样,教师就由单一的知识传授着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根据课程计划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制作供学生学习用的教学软件(课件)。此外,教师必须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2)改变学生的地位,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必须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活动,学生只有依靠教师的讲解才能掌握知识,依靠教师的考核才能知道自己的进步。这种缺乏自主能动性的角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中应用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初探 | 下一篇: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现代 教育技术 课堂教学 应用 | 2013-02-18 09:56:4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