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网络汉语的心得体会 网络汉语产生后,其是是非非在我国也掀起过轩然大波。近几年来,对网络汉语的争论颇多,持积极态度和支持者和批评、质疑者都有,甚至将网络汉语说成是对有几千年传统的汉语的破坏、说成文化垃圾、精神污染、说成为网上黑话者也有。从报纸报道并引起反响的情况看,网络汉语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四次冲击波,可见其影响之大。例如2000年6月《文汇报》刊登了驻京记者的记者见闻《网络语言不规范引起关注》,开始形成了第一波。《文汇报》2000年12月报道的《网上会话不再雾里看花》一文,开始了第二波。《南京日报》2001年2月刊登的《网络词典是黑话词典吗》和《北京科技报·网络周刊》是第三波。2001年9月《北京科技报》上的文章“第四次冲击波”预言:《网络语言概说》的出版将引发第四次冲击波。经过了这四次冲击波后,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了,但是网络汉语的快速成长毕竟会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现将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积极影响 网络汉语已经慢慢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网络汉语中的那些具有稳定性的意义的词汇,会经过时间的筛选并约定俗成后,完全可以被现代汉语所吸纳。例如:像“网民、网虫”等等这些词都已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当中。当然任何时代的新语言都不会原封不动地进入我们母语的语库之中,它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和过滤,以及词语的规范化处理。网络汉语现在已不只是网上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正从虚拟空间进入现实社会在许多人中流行,同样现代汉语发展至今并非尽善尽美,停滞不前了,毕竟我们的语言也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根根据国家语言子语言检测与研究中心对7所高校2005年的网站和BBS用字统计显示“顶(支持)”位居第一,它的出现频率为23.02%,也就是说网民每说5个字就有一个是“顶”。例如:养眼(好看)、灌水(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无实际意义的文章)、马甲(ID)……这些词汇不但无碍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而丰富活跃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网络汉语的发展趋势为一部分自生自灭,另一部分则会渗透进现实社会,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 二、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消极影响 网络汉语的风趣简约,使其很快形成了气候。一些青少年甚至将网络汉语带进了日常生活,让家长和老师们摸不着头脑。于是,老师们开始担心:网络汉语会不会让学生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家长们着急:网络汉语会不会造成他们和孩子沟通的障碍?语言专家们也开始担忧:网络汉语是否会对汉语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种种现象表明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对规范的现代汉语形成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晁继周这样分析。“青少年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正确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世界里乱用惯了,就有可能把那些不合规范的词语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除了语言学家,就连普通的网民也对此表示了忧虑。曾经看到一位网友在题为《网络语言将破坏汉语的纯洁》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当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时候,我真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将从小生活在网络中,他们也许将不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汉语!” 研究网络汉语的心得体会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以小小图书馆为载体提升幼儿阅读.. | 下一篇: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规律的实践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研究 网络 汉语 心得体会 | 2013-02-18 10:05:5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