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一、幼儿素质教育的意义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都把自己的教育重点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在全社会已达成共识,并将成为我园下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不容置疑的应该进行素质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是指导幼儿园工作的总纲领,既是幼儿教育的方法和要求,又是衡量衡量教育结果的标准。《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其实,“全面发展的教育”、“身心和谐发展”,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幼儿的宗合素质。《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和肯定了“素质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战略地位。 二、科学理解素质及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素质是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化素质的宗合,是人的整个内在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的结合,是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社会又化素质的统一。由于素质不仅仅是体质、知识、能力等人的展中的个别属性的某个方面,而是人的整个内在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所以忽视任何一种因素的发展都是片面和错误的。它是所有因素的合金,具有以下特点: 1、相对稳定性:人的素质一旦形成,便会一较固定的行为方式、值观观念表现出来。人的行为本身并不是素质,但它是素质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因此,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行为,可以测量其素质的发展情况。例如孩子见到生人来,是否会根据其年龄、性别判断称呼,并主动与人打招呼,交谈等。根据不同孩子的行为表现,可以判断其想象力、语言能力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潜在性:素质是人的潜能,它存在于人的内部不容易发现。这一特性为客观评价幼儿素质增添了不确定因素。由于内隐的心理与外显的行为之间存在差距,因而不能仅根据表面现象简单地加以评论,甚至草率结沦。 3、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个因素是统一在一身上的,他们是互相紧密结合又互相影响的。人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人的各种素质构成一个系统,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也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各因素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具有1 + 1大于1的效果。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掘这一系统的最大潜能,达到最佳的综合效果。 4、发展性:人的素质是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的,它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因此,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幼儿,教育要求应稍难于孩子的现有水平,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不断提高和进步。 三、幼儿园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他决定了幼儿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幼儿素质教育就是以形成和发展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实质就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因此在幼儿园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如何把规程要求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问题。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全面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 我们知道,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是专家、学者、还需要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因此我们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少数幼儿的发展上,更不能重复“高分低能”的悲剧。但是,我们也不能 幼儿园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幼儿园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 下一篇: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幼儿园 如何 有效 实施 素质教育 | 2013-02-18 10:09:5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