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人格 做人的尊严 ----《简·爱》女主人公形象透视 [摘要] 间•爱的人生历程,充斥着激烈的冲突,作为男权社会的卑微女子,她不屈服于社会压力,为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求得做人起码的尊严,一生与不平等的社会发生着激烈的冲突,在冲突过程中,她实现了人格的独立,也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 关键词] 简·爱 独立人格 做人尊严 小说《简·爱》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小说。贫穷的家庭女教师简·爱是一个男权社会里的知识女性,对女权与平等的强烈愿望,使她执着的捍卫独立人格,追求真爱,这一主题促使更多的女性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命运,呼唤着更广泛意义上的女性解放时代的到来,具有启蒙思想认识的价值,要准确读这一重大意义,必须深入透视简·爱形象。 一.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简·爱》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英格兰。这也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1836--1901)。维多利亚时代,英国面临着由于经济时代飞速发展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从1832年改革法案通过后就已经实际开始的改革时代,英国致力于工业发展和自由贸易,一度成为“世界工厂”,大英帝国既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又对国内劳动人民残酷剥削,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财富。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在这繁荣与财富的掩盖下,却是劳动人民被残酷剥削压迫所导致的贫困与不幸,甚至连妇女儿童也不得不在劳动条件艰险、肮脏的工厂、矿山做苦工,以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劳动人民对不公平的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他们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改善生活水平,要求维护自身权利。日趣尖锐的矛盾终于引发了著名的英国宪章运动,工人阶级团结一致推出的《人民宪章》要求政府保障人权,改善人民生活与劳动条件。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打破了人们过去坚定的宗教信仰,实用主义抬头并广行于世,由于物质进一步战胜精神,《圣经》、《福音书》等宗教经典都被认为过时的迷信。这些观念使得资本家进一步残酷剥削劳动人民,不在有精神上和道德上的顾虑,因而使劳动人民更加贫苦和悲惨的境地。 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生于一个清贫的牧师家庭,幼年丧母,在她8岁时(1824),她和她的姐妹们被送进一所慈善学校住读。学校里极差的条件,粗劣的食物,加重了她两个姐姐的病情,这两个孩子被送回家不久既病逝。此后,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就以做家庭教师谋生。 以上背景在小说《简·爱》里有一定的反映,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的人生经历也与作者颇为相似。作者结合自己的遭遇与经历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创作了这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深刻揭露了所谓的社会慈善机构洛伍德学校的虚伪与残酷,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家庭教师形象简·爱的形象。她怀着对女权与平等的强烈要求,维护着自己的独立人格,与不平等的社会屡次激烈的冲突,同时小说也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历经严峻考验、最终获得平等、完整的幸福爱情,传递出女权主义者进步的爱情观、婚姻观。作者借主人公简·爱的形象点燃女权运动之火,并形成世界范围内的燎原之势,其影响意义是广博而深远的。 二.激烈冲突中的独立人格和做人尊严 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点滴认识 | 下一篇:读《红楼梦》有感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独立 人格 做人 尊严 | 2013-02-20 11:12:1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