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体会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和职业道德建设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会计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法律责任难以落实,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和观念还不强,道德自律不够,导致出现较多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扰乱了财经秩序。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 近几年来,各种新闻媒体都报道一些企业单位偷税漏税、以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这都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违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大量事实证明,一些企业、单位负责人指使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大部分会计人员不坚持职业道德原则,而且有一部分中、老年会计人员,为了保住“饭碗”或个人利益,在不得不帮助单位造假,再加上有多年会计造假“经验”,会计上的处理技术极具隐蔽性,神不知鬼不觉,一般较难发现,易于逃避有关人员的检查和监督。 (二)不熟悉法规,法律意识淡薄。很多会计人员不能熟悉法规,没有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非常淡薄。原因是他们没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爱岗的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没有学习有关会计法律法规。 (三)缺乏认真对待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现实中,很多会计人员没有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随意应付。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没有与时俱进,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认识更加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胜任本职工作能力不够。他们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造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这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失范,是为了追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不顾道德良心,或在他人的暗中指导下,伪造、编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当然,造成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近几年来,社会上一些企业、个人,为了追求利益,采取了欺诈造假,偷税漏税,盗版侵权,滥用职权等手段欺骗消费者。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直接影响了一些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导致一些会计人员败德行为的发生,败德行为发生又引发了社会诚信危机,降低了社会对会计的信任。 (二)一切为了利益。目前,有些单位领导人为了追求业绩或政绩,为了本单位吸取更大的利益,不惜牺牲社会利益,指示或强迫会计人员造假,而许多会计人员屈服于领导压力,不敢不从,不顾什么社会利益和职业道德。有些会计人员从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反而认为这是为单位着想,为单位做贡献,这样的会计造假和不道德行为更具有欺骗性。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单位中的会计人员都是企业主、领导的亲朋戚友,根本没真正接受正规的会计教育,大部缺乏职业道德意识,对会计职业道德知之甚少。根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超过30%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认为不存在和不知在哪规定,这与目前存在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比较落后有很大关系。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时,反映了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由于有的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真正学过会计专业知识或接受 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体会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 下一篇:对国内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的体会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会计 人员 职业道德 失范 行为 体会 | 2013-02-20 11:15:2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