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诗歌绘画美 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其中山水诗尤为人们所称道。他不仅“妙于诗”,而且“精于画”。北宋的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曾自许:“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他精通诗、书,擅长画、乐,又熟谙禅宗,确博学多能。他创作的山水画,被推为中国“文人画”之始祖。王维的诗画不但有各自的独特成就,而且彼此交融、互相渗透。在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方面,王维有着独树一帜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雄伟,还是边疆关塞的辽阔荒远,无论是小桥流水的恰静,还是从林古刹的幽深,他却能运用最自然、最凝练、最生动、最富于特征的语言,点缀成一幅形象新鲜、意境深远的优美画卷。他在继承陶、谢传统的基础上,最大特点是以画法入诗,创造出凄丽清幽的意境,充满富于理趣的诗情美意。 一、色彩描绘,更添诗作的意境美 王维巧妙大量的光、影色彩描绘,以色彩传情达意的高度技巧运用于诗作。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画的形式。”诗人总是苦心孤诣的寻求那些富于色彩的语言,以期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强有力的感染读者的情绪。在王维的诗画中有着匠心独用的体现。能诗善画的天才诗人,往往以画家的敏锐视觉捕捉色彩这一景物固有的基本表征“涂入”诗中画面,从而创造出“诗中有画” 的艺术境界。如“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春圆即事》“黄鹂转深木,朱槿照中园。”《瓜园诗》以鲜明纯净、明快饱和的亮色,描绘出充满生趣的各具特色的春日田园之美,使人通过联想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清新艳丽,生动可感的色彩画面。 王维在应用的色彩当中,红、绿这两种景物固有的互补色经常出现。如《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诗中先勾勒景物,进而用“红”“绿”两个颜色着色,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一幅柳暗花明的图画。“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再加一层渲染:深红或浅红的花瓣沾着隔夜的雨滴,色泽更加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新鲜,弥散着花香,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加婀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江欲燃。”夸张化的浓敷出草色绿之深,桃花红之艳,其视觉感受是极为强烈的。“孤帆度绿氛,寒浦落红曛。”《下京口埭夜行》“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红牡丹》红、绿两色的运用而深得表现对像的神韵,表达出一种悠然自是的生活情趣。诗人对青、白两种景物固有的表现,以简洁凝练的笔法剪贴入画,从而使诗中画境达到情趣与意象的完美和谐。“山临清塞断,江向白云平。”《送严秀才还蜀》“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同催博答贤弟》“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寂寞于陵子,桔槔方灌园。”《辋川闲居》青、白两色不忌重出,概因其中有所不同:“青菰”:青色的菰。“白鸟”:白色的鸟。是实色。“白社”和“青门”为虚色。因为“白社”显然不是“白色的社”。“青门”是长安东门之一,因呈青色而得名,这里只是作为一个专有词来使用。王维对自然色彩的变化也有独特的见解,能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曲》写被朝雨洗涮一新的柳色给客舍映上一层浅浅的青色,烘托出不忍别离的深情。 中国画以水墨为主,着色不多,却对物体固有的色彩产生出明度的变化。大都体现着一些闲 论王维诗歌绘画美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微笑服务在酒店中的应用 | 下一篇: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四大艺术特点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王维 诗歌 绘画 | 2013-02-20 12:19:3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