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居秋暝》等诗浅谈王维的山水诗 在中国(唐代)诗坛上,曾经涌现出一个以清淡为其总体风格的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这一诗派的诗人们致力于山水田园题材创作,在对宁静幽清的自然美的歌唱中,展示创作主体真实的心灵世界。他们以清淡之语,写清淡之景,表达清淡之情。这一诗派的杰出代表便是王维。 王维的诗现存不满四百首,其中最能代表他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作品中,最能代表王维创作特点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最有代表性的还当属王维的《山居秋暝》,其诗以写景为主,表现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为什么一提到王维,人们便会想到《山居秋暝》?细细想来,《山居秋暝》最能体现王维山水诗的一般特点。 一、高洁情怀的寄托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众所周知,儒学本来就是自汉以来中国统治者赖以维护封建秩序的工具,虽说唐代统治者崇道尊佛,儒学不再象汉代那样唯我独尊,但也并未由此衰落,兴盛的科举之风使士人倾心于科举入仕,他们受儒家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在盛唐,也有不少人才被湮没,有的是做了官而失意,有的是根本没有机会到社会舞台上一展抱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未达,就只能走“独善其身”的道路。所以盛唐士人的“独善其身”往往借助歌咏田园寄情山川的办法。几乎所有的盛唐山水田园诗人都有盛世不遇的慨叹,他们兼济天下的理想破灭以后,就自然而然的走向田园和山川,排遣愁思,并以保持其高洁淡泊的品性。而儒家的自然观本来也是充满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的,所以往往借自然风物来比喻自己的品德,寄托自己的思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以清淡幽静的田园山川来寄托自己高洁的心志也不无这方面的原因。 《山居秋暝》正表现了作者这种高洁之情怀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的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天气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境界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欢笑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清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逃避。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写景,但是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从《山居秋暝》等诗浅谈王维的山水诗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从《葬花》浅析黛玉的爱情悲剧 | 下一篇:从《儒林外史》探索古代知识分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山居秋暝》 王维 山水 | 2013-02-22 10:06:2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