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心得体会 读罢红楼,掩卷遐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万千感慨却不知何处说起。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兴盛衰亡?红粉佳人的香消玉殒?还是鸡鸣狗盗之徒的尔虞我诈、欺世盗名?好似都有一些。但总觉得那并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又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又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青春年少的纨绔子弟周围无缘无故终日围绕着数不胜数的绝色美女而不心酸呢?何况这些美女个个都风华绝代、才情横溢,真是羡煞我辈也。 因了这些才子佳人才造就了一段段千古传唱的爱情佳话。 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纯情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为纯洁。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懵懂之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一份千古的爱情奇缘注定要被那个时代所葬送。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但终究逃不脱凋零的命运。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出世是悲剧的源头,不是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先生亲身经历的描述,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再就要说的就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了。如果说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让人心生难过,可待读完全篇,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面对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男人,管他什么金玉良缘,她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根本不用问就知道,是宝二奶奶的宝座。不禁反问,难道世上真的有喜欢孤独的女人?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地同情她了。她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爱情的灌溉,而是自由! 薛宝钗家境富足,自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 红楼梦心得体会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缓解教师工作压力,促进教师身心.. | 下一篇:蘅芜素馨——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红楼梦 心得体会 | 2013-02-22 11:17:1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