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摘要]《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塑造了形态各异的书生形象,从不同视角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深刻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有力的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赞扬了反抗者不畏强权、与不合理得封建制度作斗争的反抗精神。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书生形象 憎恨邪恶 读书成痴 庸俗观念 好逸恶劳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寄托了作者对现实的深沉的孤愤。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其中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尤为重要的是在《聊斋志异》中刻画了众多的书生形象,每一形象都独具特色,从不同视角深刻刨析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其中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 一、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同时赞扬了那些反抗者顽强斗争的精神 《席方平》是其代表作,此文借席方平在阴间为父伸冤的故事,重点刻画了席方平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典型。席方平的父亲席廉老实厚道,生前受尽了富豪羊某的欺凌。羊某死后,又贿赂冥使将席廉打,席廉到阴间,羊某又买通阴间狱吏,变本加厉地折磨席廉,于是席方平便到阴间代父伸冤,席方平层层上诉,从城隍到郡司,又从郡司直到冥王,可是由于他们都受了羊某的贿赂,结果是“城隍以所告无据”不予理论。他层层上告,结果是处处受刑,但他却毫不气馁,毫不屈服,他坚定地表示:“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必讼”!面对席方平始终不屈,冥王便施用软的一手,让席投生富贵人家,但席不受利诱,绝食自杀,又归阴间。最后找二郎神告状,冤案才得以昭雪。作者以魂赴幽冥、转胎阳世、路遇二郎神等怪诞奇特的艺术想象,描绘出阴间地府的幻域景象,对其中以各种地位、身份出现的人物,予以精心细致地刻画,突出各自的个性,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从而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作者的理想。席方平历经阴曹地府各级官吏以至冥王的种种酷刑,甚至被锯解肢体,始终不屈,亦不为利所诱,坚持斗争,直至胜利。这种坚毅顽强、百折不挠的反抗精神,也是现实生活中人间正气的写照。在人间官府、阴间冥王都一派漆黑的情况下,作者把幻想转向灌口二郎神,反映了他上下求索光明的心理历程,寄托其“俯仰时事”而引起的“愁愤感慨”。 《促织》则是借历史针砭现实,它以明代宣德皇帝喜爱斗蟋蟀为背景,主人公成名本是一个穷苦的读书人,受尽了刁诈官吏的欺压,因为交不上一只促织而被打得遍体鳞伤,脓血淋漓,后又因交上一只促织而被破格提升为秀才,反映统治者的享乐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痛苦乃至生命之上的。 二、深刻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并进行犀利的讽刺 《书痴》是其中一篇佳作,它描写了主人公郎玉柱爱书成瘾、读书成痴。他的痴,表现在家里贫困,什么东西都卖光了,只有父亲的藏书,一卷也舍不得丢弃;表现在他日夜读书,不管严寒酷暑人不间断;表现在看见亲友来了,他也不懂得接待,寒暄几句话后,又高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伤逝》与《玩偶之家》的女主.. | 下一篇:论《红日》的艺术特色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聊斋志异》 书生 形象 | 2013-02-22 11:26:2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