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保险市场是中国加入WTO后重点开放的领域,因此也势必会成为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的领域。对保险业而言,加人WTO就意味着我国保险业要逐步对外全面开放,要与国际保险市场全面接轨。中国保险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改革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面对国内保险市场的不成熟与市场开放后来自国际保险大公司的竞争,中国保险业只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我国入世后保险业现阶段存在的不利因素 (一)、市场发展不完善 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然要依赖一个完整的保险市场体系。一个完善的保险市场体系,既要有保险主体,又要有保险消费市场,还要有中间组织和系统完备的法律法规。 比较国际保险市场,目前中国保险市场只是形成了一个雏形。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二)、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保险业各类专业人才不足,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因此,未来保险市场的竟争也就是人的竞争,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等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跨世纪人才。 (三)、业务专业化程度低 从公司经营来看,产寿险逐步实行分业经营,1996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实行分业经营后,中国保险业才在真正意义上迈出了专业化经营的步子,其他公司也从1997年以后逐步开始了这项改革,预计将于今年完成。从监管方面来看,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并实施以来,出台了《保险管理暂行规定》、《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保险经纪人管理条例》、《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一个有法可依的监管体系。1998年11月18日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由此宣告了中国金融机构分业监管模式的正式建立。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也正在实行分业经营,但这只是就保险主体专业结构而言,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 二、我国入世后保险业面临的新危机 (一)、保险监管面临改革 论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乐清市的社区犯罪预防 | 下一篇: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加入 WTO 我国 保险业 发展 现状 | 2013-02-22 11:32:2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