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应对汇率风险 2005年7月21日央行出其不意的宣布:人民币汇率上浮2%。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政策的这一调整可谓意义深远。从长时期来看,由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加深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保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将日益重要,因此中国汇率制度的变革方向将是越来越灵活化。根据萨缪尔森-巴拉萨效应,经济增长将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在日本、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经济崛起过程中均出现了较长时期的升值趋势,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市场化改革,萨缪尔森-巴拉萨效应也会在中国应验,因此人民币将进入一个升值的周期。灵活的汇率制度和适度的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总体福利是有利的,但是汇率风险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能够积极应对,风险也可以转化为机遇。 一、人民币升值和汇率风险增加对各行业的影响 简单地说,人民币升值将对出口企业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而对进口企业则较为有利,但是,具体到各个行业仍然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首先,对出口行业来说,如果是企业主要从国内采购原材料,产品主要出口国际市场,如服装、纺织、家电等行业,升值直接缩减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再加上行业在国际上具有的定价能力较差,企业受升值的不利影响较大。但是,生产中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均来自国外,产品也大部分销往国外,属于大进大出型,升值对之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大致可相互抵消,所受影响不大。当然具体到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二者受升值影响并不相同。中国的出口中有57%属于加工贸易,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总体影响并不大。其次,对进口行业来说,如航空业,其燃用油依靠进口,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其进口成本,对行业产生有利影响,同时国内航空公司债务多以外汇浮息贷款为主,升值后以外币计价的债务折算成人民币有所下降,为航空公司带来直接会计账面的汇兑收益,外币债务还本付息时则让企业节省了人民币计价的财务成本与费用。其它原料大量依赖进口的行业也可能会从升值中受惠,如造纸、钢铁、石化、电力设备等行业。 因此,对于纺织类等出口贸易依存度大的行业,人民币升值对之必然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一些弱小的仅仅依靠规模扩张和单纯劳动力优势生存的企业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企业有必要从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向强调质量和效益的经营模式转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日元一直处于升值状态,但是日本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反而得到了提高,这是我国企业应该学习的榜样。为了应对升值时期的挑战,企业必须做到:首先,提高风险意识,培养和引进相关的专业人员,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波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其次,企业应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升级;最后,由于人民币升值将会刺激国内需求,企业也可考虑加强拓展国内市场来分散汇率风险。长期来看企业可以选择将生产基地从沿海向内地转移来确保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或是利用升值机会积极拓展海外生产基地。我国的进口类企业,如航空业等,主要依靠国外的原油能源进口,虽然升值对其有 企业如何应对汇率风险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企业行业环境分析 | 下一篇:企业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分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企业 如何 应对 汇率 风险 | 2013-02-22 11:42:5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