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庸小说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在我读的一类书中,武侠小说是我比较喜欢看的书。很多人对于武侠小说,只是认为它是一种消遣的东西,并没有太多的品位,而且很多人也仅是认为它缺乏很多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成人的童话,但我认为,这些都是有失偏颇的。 读过一些中外名著,应该说结合这些书的序及其相关的介绍,我可以对他们表示接受,至于让我真正的领会,好象是寥寥无几。当然象鲁迅的《故乡》,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很能激起人的共鸣。不过如果你知道鲁迅对德国的版画家珂勒惠支很有研究,你就会明白鲁迅为什么能写出“少年闰土在瓜地刺猹”和“中年闰土那种苍凉”以及“阔别二十年的故乡横在我们面前的那种景象”,因为那些场景的描写,都很有版画的视觉冲击效果。又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对各个人物的描写,如果他没有经过自身的体验,又怎么可能写得那么丰满呢?难怪作者在完成作品后,历时半年才回到现实中来。 废话说了不少,还没有切入正题。不过,我个人的观点主要是说文学的欣赏不应该是孤立的,它应该结合很多其他的文艺欣赏及其个人志趣、个人的生活经历,那样才会对作品有真正的理解。因此我觉得,在读很多外国优秀小说和古典小说时,我们所感到的“并不如所说中的那样好”是很正常的。 由此,喜欢金庸和对金庸的理解比较深刻是笔者对其作品的一种感悟,一种共鸣。下面我就按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金庸的小说。 金庸在武侠小说中的地位 喜欢武侠的人在谈武侠人物时,第一反应一般是郭靖、乔峰等,这些都是金庸武侠中的人物,由此在武侠界,他无疑是盟主。我曾经在和武侠迷聊天时谈起过,金庸是武侠家,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只能算是武侠工作者。其实我并非在藐视其他写武侠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确实与金庸有差距。就说古龙吧,很多人都是喜欢他的小说,因为他的小说对环境的描写,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故事的曲折性上都做的相当好,但是我觉得他的小说少了一份大气,缺乏气势磅礴的效应,也许用小巧玲珑来形容它还是比较恰当的。如果有人问,梁公的作品可是很有豪气,这我不反对。但是,也许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与金庸的小说比,他的作品少了点内涵,梁才子仅是为武侠而写武侠。至于温瑞安、黄易、李凉等,初出道的时候,他们确实引起了武侠界的轰动,但现在看看黄易的《寻龙记》,这适于青年人看吗?(描写的太肉化,俗不可奈)而温李的作品也不断的走入重复的怪圈,而且故事的趣味也在降低。 金庸确是个侠,很潇洒。他在完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倚碧鸳鸯”和一部中篇《越女剑》之后就封笔,而且现在他本着对读者、对武侠负责的精神,正在进行新的修订,无疑,这在一种个人的境界上就已经超脱了。 金庸浅介 金庸是浙江海宁园花人,原名叫查良墉,金庸是他的笔名。我有幸去海宁的园花玩过一次,当然我也没错过去游玩他的故居。实际上他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有钱人家,从小受的文学熏陶比较深,而且在当时的一个大家庭中,他可以接触到很多低层人民,这些经历都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譬如,他自己曾说过,他的《连城诀》中的主人公狄公就是他家当时的一个仆人的故事为原型的。我也有机会去了一次绍兴,在那里的府山(绍兴的一处名胜)上看到了越女的故事,我想那应该是金庸先生《越女剑》的创作源头吧。所以,就从这些片瓦棱角,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金庸的作品,有那么多的生活思考。 浅谈金庸小说对人性的深刻剖析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利用多媒体促进数学课堂教学 | 下一篇:浅谈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金庸小说 人性 深刻 剖析 | 2013-02-22 11:49:0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