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字教学的实践研究 [提要]:“小学生写字教学的实践研究”是针对小学生存在不良写字现象,分析其成因,以科学原则、兴趣原则、渐进原则、反馈原则、致用原则为指导,从兴趣毅志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指导及操作策略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及训练,调动学生写字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书写速度。 [关键词]:小学生 写字 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写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字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写字中普遍存在以下这些不良现象: 1、图快不图好,不求甚解。学生心里想的只是抓紧时间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而没有去考虑怎样把字写得好一些。 2、马虎潦草,草草了事的书写心态。表现为同一个字如果抄写数遍的话,前面写的对,后面却写错,前面写得好,后面写得差一些。 3、被动行事,缺乏写的自主能力。老师叫他写,他才去写;老师没有叫他写,他就不去写,不把提高书写水平看作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措施。 4、盲目地写,忽略了字形的观察分析,依样画葫芦,一味地埋头去写,而不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呢? 原因之一:写字教学重视工具性,轻视人文性。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不可否认,在具有工具性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如果忽视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忽视写字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忽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将形成不良情况。 原因之二:偏重知识性,轻视学习过程。知识的传授念念不忘。循序渐进地掊养独立的写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则以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代替。 原因之三:重视教师教,忽视学生探究。即使听懂了,也不能理解其所以然,技能、技巧不能及时得到强化训练和运用。独立写字的能力,不能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得到培养。 原因之四:写字教学操作策略欠科学。急于求成,不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有效进行教学。重视练习的时间和数量,勿视了练习的质量,不但练不好字,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损害。 二、研究的原则 1、科学原则 写字指导必须讲究科学,遵循规律,才能对学生的写字起促进作用。写字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能正确能科学地示范、讲解和指导;第二练习的数量,时间和速度要科学;第三,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策略,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错误并且采取办法预防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 2、兴趣原则 写字是一种动作训练,主要靠机械记忆力,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学中,让学生的情感参与进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写字活动,学习的效果肯定会好,记得肯定牢固。 3、渐进原则 写字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慢慢提高的过程,必须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地积累和提高。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由少到多地增加练字量,由慢到快地提高写字质量和速度。 4、反馈原则 小学生写字教学的实践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应注重的.. | 下一篇:现代文学赏析-封神演义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生 写字 教学 实践 研究 | 2013-02-22 12:46:2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