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诗歌中的反叛性 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资产阶级民主力量的重要代表,他的诗歌作品中体现出了强烈的反叛性。究其原因,这和他的身世、成长生活的经历及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是分不开的。 一、作者的身世、成长经历及当时的国内外环境。 1.从身世上看:①拜伦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世系,②十岁继承了爵位和诺丁昂的祖传领地,一八零五年进入剑桥大学,他读书广泛,对历史、哲学和文学深感兴趣,这样的身世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正是这样的身世,使他从父母双方的家族里继承了一种桀骜不训的性格。也使他对旧有的东西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正因为这样的经历,使得拜伦的诗歌中具有很强的反叛性,也体现在他在艺术上是不断创新的。例如:拜伦的杰作《唐璜》一反欧洲的旧传说,把一个花花公子改写成了一个热血青年,就充分地体现了他的这种反叛性,体现了浪漫主义的伟大精髓。 2.从成长生活的经历看:拜伦虽出身于贵族家庭,但由于没落使得他从小就生活在艰苦的生活中,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从小就具有了同情弱者、不敢屈服的反抗精神。例如:在中学时,他曾带头反对新到任的中学校长。他对贵族学校没有好感,在哈罗公学,剑桥大学读书时,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经常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旅行等活动。自己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接受了当时进步的法国的启蒙思想。1809年3 月,拜伦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宣誓就职后,议长站起来微笑着向他伸出手表示祝贺时,拜伦躬身作答,只把手指尖放在议长的手中,然后坐在反对派常坐的席位上几分钟后离去。拜伦身为贵族却不愿意参与贵族统治阶级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因此,他一生以“我属于反对派”为座右铭。 这些经历,直接体现在了他的《东方叙事诗》中。《东方叙事诗》以假设的东方故事来体现他的浪漫主义思想,他塑造了一批浪漫主义的主人公。他们都是不满现实、感到很大孤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叛逆行动。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评论者把这部作品有孤傲、反抗、倔强的性格的主人公叫做“拜伦式英雄”。应该说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拜伦的影子。 3.从当时的环境上看:拜伦身为贵族,却接受了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影响,希望世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凭着坚毅的精神,他决不与贵族统治阶级同流合污。他以他的愤世嫉俗,任意的放荡行为来抗议,他厌憎这个“造谣中伤、以言杀人”的社会。为了扫除自己“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他把目光转向世界。决定离开英国,到欧洲人陆去旅行,也为了“看看人类,而不是只从书本上读到他们”。他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这次旅游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广泛地认识到社会的现实,带回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出版后使他立刻成为著名的诗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统治阶级妥协。当国内“路德运动”高潮时期,他亲眼看到了受失业和饥饿折磨的工人们的痛苦生活。他在国会发表了第 拜伦诗歌中的反叛性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技巧 | 下一篇: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世界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拜伦 诗歌 反叛 | 2013-02-22 13:06:0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