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数学作业的批改 [摘要]老师布置数学作业,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批改作业,是为了获得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和智力发展的信息,把这些信息经过教师的评价再反馈给学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情趣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 新课程 评语 激励性 创造性 作业是学生自我独立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而作业批改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和巩固的手段,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而传统的作业批改,我们习惯于以量化为主要特征,把学生的作业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剥离出来,只以几个简单的数据和没有一丝感情的指示符号(百分制和“√”“×” )来给学生的作业定性,这种只由教师进行、只关注结果、以结果为导向的评改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种方法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潜力;而且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改正错题、寻找正确答案的积极性,往往作业本发到身边,看一下就过去了,更有甚者,把这次不得满分的作业撕了,这样不但起不到矫正反馈的作用,而且容易使原本充满学习热情的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还影响师生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评改方法已经脱离了我们的教育宗旨,是要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思维品质以及情感和态度,启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源,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和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如何让作业的批改也符合我们新课程的要求,顺应儿童的心理,让作业批改的书面形式成为架起孩子与教师心灵沟通的桥梁呢?我认为,既然一个“√”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而一个“×”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少的冷漠。在数学作业批改中,给“×”又是很难避免的,比较高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作业后面写评语,用饱含感情的文字将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传达给学生,我觉得这种方法,比那种单一的 “√”、“×”表示符号要有 淡淡数学作业的批改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电子商务策略在企业中的应用 | 下一篇: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淡淡 数学 作业 批改 | 2013-02-22 13:10:1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