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 【内容摘要】: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关键词】:雄健慷慨、清丽哀婉、韵律和谐、词采华茂 【正文】:历来作家把建安时代看作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建安文学所形成的“建安风骨为后世所钦慕。而建安文学中“三曹” (曹操、曹丕和曹植)是著名的代表人物。钟荣〈诗品〉中说:“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勘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当时“三曹”在文学上和政治上都处于领袖地位,他们的文学才能和实际成就也配得上这个地位。 建安时代是中华民族内部大混乱、大残杀、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处在这一时代的“三曹”,在饱经世态乱离的风雨中,广泛接触社会的现实,目睹社会的战乱、人民生活的痛苦,于愤慨之中,怀着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才华、澄清玉宇的壮志,创作了大量与时代息息相通的诗歌。这些诗歌很自然就蕴含着极丰富的思想内容。 “三曹”都生活在汉末战乱连年的时代,又参与逐鹿中原鏖战,是重要军事政治集团曹魏集团的主要份演者,“三曹”诗文既反映他们伤于乱世,人生无常的悲凉,又有重整河山,再造文明的志士仁人的志向。由此形成了“三曹”文学的一些主要特征,这也是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 曹诗在艺术上独具特色。其重要诗作多为政治抒情诗,善将叙事、描写和抒情容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和时代感。其诗形式自由,语言质朴自然,仓劲有力,兼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内。曹诗抒情化、个性化的特色,构成了其诗雄键深沉的基调;而其诗境界之开阔,气象之雄浑,又明显表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心胸与气魄。 “三曹”诗歌究竟具有什么具体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呢?我们来作些具体的分析。 曹操(155-220),字孟德,既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少机敏,放荡任侠。二十岁时举孝廉入仕,先后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济南相等职。黄巾起义,他散财起兵,成为一方豪强。建安元年(196),他自称大将军,迎献帝迁于许昌。自此,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建安二十一年(216),进爵为魏王, 浅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论祥子的悲剧 | 下一篇:企业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的阻碍因..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诗歌 艺术 差异 | 2013-02-22 14:51:4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