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商务现状的研究 一、我国电子商务现状 现状一:目前的中国网络发展的规模决定了其市场容量和商业机会的有限。中国现有的网络人口中,真正具有消费实力并能形成购买力的群体,依然远不足以与现实生活中的传统商业模式相匹敌,即使有购买力的群体也担心在网络上交易商品的质量和交易的安全,同时,目前网络人口的结构也决定了只有一些商品可能在网络上销售。 现状二:直到目前为止国内依然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全国性货物配送企业,现有的物流企业体现出分散的多元化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商品的长途运输或者邮递的巨大成本以及时间上的延迟足以使消费群体望而却步。而在关于电子商务的诸多讨论中,几乎所有的理论探讨实际都在这个方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个问题却是致命性的。以往那些到网络上开店卖东西,想借电子商务捞点实惠的"网络投机"行为之所以无不以彻底惨败而告终,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从最基本的要求上,满足消费者在等待订购物品的发送时间和代价上的要求。 现状三:中国的消费市场一向缺乏信用消费的概念的支持,与此相关的就是货币电子化进程的缓慢。其实从消费者的心理来看,我们没有理由认定中国的消费者就一定会比外国的消费者更抵触信用消费,那些出国定居的中国人在国外也会象当地人一样采用信用消费的方式购买商品,之所以形成国内外的巨大消费行为反差,其根本的原因就在国内金融体系的呆板和缺乏服务意识上。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画地为牢,迫使那些想尝试信用消费的人必须为此付出额外的巨大精神和财力代价,于是当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业模式出现时,我们的消费者根本无所适从,而消费者的反应冷淡反过来又给了那些金融部门以口实,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因为没人做,所以没人用;因为没人用,所以没人做"的怪圈。这个怪圈一天不打破,中国的电子商务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现状四:我国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为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依据国际税收惯例及我国税法原则,在我国逐步制定和完善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是必要的。为此,应强化网络技术,增强追踪功能,最终实现税收电子化;完善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加强电子商务的国际情报交流,协调国际税收关系;提高公民纳税的自觉性。特别是电子商务国际化带来的税收难题。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打破了时间的束缚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较自由地通过国际互联网从事跨国商务活动,这无疑增加了获取充足税收证据的难度,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冲突。首先,跨国电子商务容易导致避税问题。目前,世界各国的税收政策不尽相同,电子商务的兴起给一些企业带来了避税的可乘之机。企业可以利用在免税或低税国的网站轻易避税,给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造成严重的税收流失。其次,跨国电子商务容易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冲突。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并行着来源地税收和居民(公民)税收两种方式,因此会引发一些国际重复课税问题。在传统贸易中,可以通过双边税收协定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电子商务中,由于来源地及交易者身份都难以判定,从而增加了解决国与国之间税收冲突的难度。此外,通过电子商务更容易骗取出口退税。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我国实行多年的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日益猖獗,为此,我国政府已加强了查处力度。但在电子商务中,由于出口目的方在国外,其身份不易确定,供货方更容易伪造向国外供货的证据,并以此骗取出口退税。离线现金交易造成的税收障碍。这是最具我国特色的电子商务税收难题。由于在传统税收的征管和稽查中需要税收凭证,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交易本身就已给国家征税带来诸多难题,再加上我国电子商务支付方式落后,即使在技术上解决了网上追踪稽查的难题,也难以避免网下现金交易导致的税收流失。纳税人身份及征税对象难以确认引起的税收政策实施不力由于在电子商务中难以确定纳税 我国电子商务现状的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缺陷及.. | 下一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我国 电子商务 现状 研究 | 2013-02-22 16:56:0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