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阿Q性格及其对国民劣根性的暴露 阿Q是鲁迅最有影响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是江南小镇未庄一个赤贫的雇农,无房无地,以帮人打短工为生,“割麦便是割麦,舂米便是春米,撑船便是撑船”。阿Q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及其个性化的愚昧、不觉悟农民的典型。也就是鲁迅自己说的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染了游子之徒的狡猾”。鲁迅通过对阿Q性格的揭示,历史地、具体地活画出处于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鞭挞了中国人的奴性心理。 阿Q性格的核心是精神姓利法。主要表现在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是阿Q用以处理他与周围世界现实关系的一种思想武器,是他对付失败和痛苦的一种自慰手段,是一种失败主义哲学,是落后、腐朽的精神状态。在《阿Q正传》中,鲁迅主要是对阿Q性格的步步展现,来表现阿Q这一典型形象的。 阿Q经常用从幻想中求得胜利、从精神上战胜他人的方法来消除耻辱,取得安慰。为了解除被人揪住辫子在墙上碰了自五个响头之后的难堪局面,他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话”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在赌赢的一堆洋钱被抢走后,用自打耳光而以为是打别人的耳光“转败为胜”的方法来“战胜”对方。但这种自己欺人、自我安慰的方法并不能掩盖他实际上处处是一个失败者。令人吃惊的是他这种失败主义发展到及至时,竟由“怒目而视”变成了“你还不配”,以丑骄人。 阿Q盲目自尊、爱面子、讳疾弃医,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他连身上的虱子不如王胡多也觉得“大失体统”。他很自尊,可偏偏头上有几处癞疮疤,因而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推而广之,“光”也讳,“亮” 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阿Q最自尊自大而又最能自轻自贱,这两种对立的东西在他身上奇特的统一着。当他被人扭住辫子,形势于自己不利时,他可以大胆承认:“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一还不放么?”但不到十秒钟,他又觉得心满意足和得胜利了,因为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而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什么东西”呢?这是多么荒唐的阿Q逻辑!阿Q欺弱怕强,欺善怕恶。他受人凌辱、遭到失败后往往不敢向真正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向弱小者报复,寻找心理补偿。被赵太爷打了耳光,他不敢抗议,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他也不敢抗争,却去调笑小尼姑、欺负王胡及小D,以寻求心理平衡。 此外,阿Q还十分麻木、健忘,特别是对于被压迫被损害的麻木、健忘。他的糊涂和麻木永远伴随着他,无数次被人损害、侮辱后,从来没有感到过痛苦、悲伤,只是一种“似乎”、“仿佛”的浅层感觉。被反动统治阶级枪毙前画圆圈(画押)时想到的是怎样才能将圆圈画圆,游街时竟因没唱几句戏而“很羞愧自己没志气”,可见他的精神是多么的麻木。阿Q对于被压迫被损害有一中惊人健忘症,在生活中受了侮辱,以“你算是什么东西等”等“妙法”战胜怨敌之后,便愉快的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和别人调笑一通,口角一番,“得胜”之后愉快的回到土谷祠,倒头便睡着了。挨被他一向瞧不起的“假洋鬼子”的打是多么大的屈辱!但“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由他倒是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己有些高兴了。”阿Q这种惊人的键忘症,使得他老处于被侮辱中而不自觉。阿Q无论是对自己的历史和将来,现实和追求,物质和精神,都有一套灵活方便的精神胜利法,能在瞬息之间把现实上的弱者地位荒谬的化作幻想中的强者地位。可以说,在精神上阿Q几乎完全就是靠这种精神胜利法来满足自己、麻醉自己。 阿Q性格是我们国民性格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民族品性的结晶,表现了中国人最大的病根。鲁迅通过阿Q性格来揭露国民人格的麻木,以期引起疗救者的注意。阿Q性格深刻的阶级根源出自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其历史来源则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族侵略的 试论阿Q性格及其对国民劣根性的暴露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试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下一篇:试论《围城》的语言特色和讽刺艺术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性格 及其 国民 劣根性 暴露 | 2013-02-22 17:25:4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