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论 ——任是无情也动人 《紅楼梦》一书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尤以女性形象刻画最为突出。“红楼十二钗”群芳争色:贵为皇妃却难见亲人的贾元春;恪守封建礼教,存理灭欲,如死灰槁木般的李纨;充当统治者肉欲的牺牲品的秦可卿;志大才高的贾探春;性格豪爽的史湘云;懦弱无能的贾迎春;机关算尽的王熙凤;降为村姑的巧姐……一些小人物也性格鲜明,生动形象:伶牙俐齿、一心向上爬的小红;性情刚烈的金钏;追求自由爱情的司棋;痴情的龄官;心灵手巧的莺儿…… 在这众多的女性形象当中,薛宝钗和林黛玉身居“金陵十二钗正册”首页,历来被红学研究者和读者所重视,“拥林反薛派”和“反林拥薛派”长时间争论不休。其实,无论是薛宝钗,还是林黛玉,都是曹雪芹塑造的生动鲜明的文学形象,喜爱也罢,不喜爱也罢,都只说明了一点:曹雪芹的写作水平太高了,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非常具有吸引力。 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更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读过《红楼梦》书的人,眼前会立刻呈现出一幅立体的有声有色的画。她是封建社会的淑女形象的一个典型:她出身于豪富之家,深受封建礼教熏陶,读过不少诗书,是一个极有才情的谨守礼教的聪慧女子。在六十三回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家在一起占花名,薛宝钗抽到的是“牡丹花”,预示着她的命运和性格的题词是:任是无情也动人。作者为什么安排她抽到牡丹花呢?其实,这就是预示着她的富贵,她的无情,她的动人。她虽然是个“冷美人”,但她依旧让人心动。 1、见多识广才学高 由于封建礼教的影响,宝钗认为女子就应该以针线为重,操持家务为能,她对林黛玉说的一段话更能说明这一点。但她毕竟出身于诗礼大家,富豪之族,诗书也得会点,万事都得用学问提着,才能显出她的不凡。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在第五十六回中探春理家时,她想把大观园包给下人,便和李纨、宝钗商量。在谈正事之前,三人先取笑了一回:探春和宝钗大讲朱夫子的“不自弃”、姬子书,李纨笑道:“叫人家来了,又不说正事,你们且对讲学问!”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身为大家闺秀的薛宝钗,要比精于理财的王熙凤高明许多,原因是她有学问。她处处都要显示出她读过书。 薛宝钗学问很高,她知道的很多。第十八回中,“天伦乐宝玉呈才藻”时,宝玉想不起蕉叶的典故,宝钗便提醒宝玉:“唐朝韩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都忘了么?”第四十回时,“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黛玉一时不查,随口说了《牡丹亭》、《西厢记》几句,别人都不知道,只有宝钗听出不对劲来。惜春要画大观园,怎样画、用什么,宝钗说得清清楚楚,并且给开了一个画画需要东西的单子,详细而全面,可见宝钗对画画也很懂行。宝钗对医药也知道一些。一次,宝钗等和王夫人在一起时,谈起黛玉的病情,王夫人想起了一种丸药,可想不起药的名字,大家猜来猜去都不对,最后宝钗说:“想是天王补心丹。”一说就准,可见她有多么博学。所以,七十六回中湘黛联句时,史湘云夸赞“看来宝姐姐知道的竟多”。 宝钗知道的很多。宝钗的才学也好。《咏白海棠》一诗含蓄浑厚,被李纨评为第一;《咏螃蟹》被众人说是“食蟹的绝唱”;“咏絮词”也令众人叫绝,尤其是其中两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真称得上是千古绝句,有新意,有创造。 薛宝钗论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 下一篇:小议《红楼梦》的审美特色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宝钗 | 2013-02-22 17:48:1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