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全面普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的比较迅速,成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它有着很大的发展前途,同时随着它的发展对管理水平以及信息的传递也相应的提高,尤其是安全体系的建立尤其显得重要。安全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 电子商务及其现状:电子商务有两种定义,既狭义的和广义的电子商务。1997年11月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为 :电子商务是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狭义的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内联网和外联网。将买方`卖方和合作伙伴联系在一起,利用internet技术和现有的企业业务系统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也就是电子贸易。IBM所界定的广义的电子商务的含义是:e-business=IT+WEB+BUSINESS电子商务是通过各种不同资源的集成,形成各种不同的网上服务,以满足各种客户的不同需要。我国发展电子商务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安全问题,这不仅在我国,对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最主要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主要安全因素 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是要保证商务活动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在交易过程中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销售者和消费者)都面临安全威胁,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电子商务以无纸化贸易取代了纸张贸易,怎样才能保证这种电子形式的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因此,要对网络故障、操作错误、应用程序错误、硬件故障、系统软件错误及计算机病毒所产生的潜在威胁加以控制和预防,以保证贸易数据在确定的时刻、确定的地点是有效的。买卖双方能够确认他们收到的电子货币是真实的。 信息的机密性。 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传统的纸面贸易都是通过邮寄封装的信件或通过可靠的通信渠道发送商业报文来达到保守机密的目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商业防泄密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预防非法的信息存取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 信息完整性。 电子商务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同时也带来维护商业信息的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信息重复或信息传送的次序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不同。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将影响到贸易各方的交易和经营策略,保持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因此,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同时要防止数据传送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和重复并保证信息传送次序的统一。 信息可靠性、不可抵赖性和鉴别性。 可靠性要求即是能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不可否认性要求即是能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实体否认其行为;可控性要求即是能控制使用资源的人或实体的使用方式。在传统的纸面贸易中,贸易双方通过在交易合同、契约或贸易单据等书面文件上手写签名或印章来鉴别贸易伙伴,确定合同、契约、单据的可靠性并预防抵赖行为的发生。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方式下,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进行贸易方的鉴别已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在交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或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在1nternet上每个人都是匿名的,电子商务系统应充分保证原信息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后不能抵赖;接收方在接收数据后也不能抵赖。 即需性 。 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分析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 | 下一篇:电子商务物流瓶颈与解决方案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电子商务 安全 问题 | 2013-02-22 18:02:3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