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浅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间,生产发展决定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时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而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原动力,在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新兴科技、积累物质财富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成为以生产全球化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21世纪,中国汽车工业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汽车工业何去何从,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们只有全面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抓住机遇,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汽车工业 机遇 挑战 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着重大改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影响力度也在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下大力增强。我国加入WTO,不仅将加深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而且也将扩大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加入WTO,我国与其他成员国都必须严格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做到相互开放市场。这将有利于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加入WTO后,我们就有了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的保障,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趋利避害,保护和壮大自己。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比以前也发生了重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工业发展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又为我们加快了工业的发展速度,也为提高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的情况 在我国所有的产业中,汽车是受到冲击最大的产业,其它产业也并非全部幸免于难,似乎入世后中国汽车业将面临的是一场灭顶之灾,毫无生存契机。后来,随着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不断加深和国民各方面心态的重新调整,这种情况才渐渐有所改变。理智逐渐脱离了当初的单纯民族情感,权利与义务及对优势与劣势的客观分析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实业界也在理智思考中调整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在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入世是诸多变量的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可见入世早在预期的时候,就已经很明显甚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汽车工业从诞生到现在,所经过的道路是非常曲折而且艰辛的,在目前看来规模已初步形成,与以前相比,此时所取得的成绩是相当可观的。这主要表现在:产业组织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及客观,同时生产集中度也有所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地提高,如2000年突破了年产200万辆大关,开始跻身于世界10大汽车生产国之列。另外,产品结构不合理状况有所改善,载货车、客车和轿车产量之比由80年代末的64:25:11达到了2001年的34:36:30。其次产品开发能力有所增强,产品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个别产品达到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汽车工业的发展促使国内汽车市场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由以集团购买为主向以私人购买为主的转变。 我国汽车工业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主要问题仍然是存在产业组织结构散乱,研发能力差的现象。由于我国汽车产品技术水平相对于国外产品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市场营销综合能力薄弱等等,才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力也跟着处于弱势。但应该看到的是,当今汽车工业在发达国家里面技术进步是一日千里,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与他们相比,时间差距是缩小了,但实际的差距却非常大。所以,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酒店关键人才的流失原因和对策 | 下一篇:借 “信息”风 掀“创新”..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经济 全球化 中国 汽车 工业发展 | 2013-02-22 18:18:2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