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民营企业成为其中的主力军之一。在当前复杂而多变的国内外中,民营企业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额连年攀升,民营企业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07年民营经济蓝皮书数据显示,2006年~2007年,中国民营企业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076.6亿美元,增长37.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7.5%,其中出口额2139.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 22.1%,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二大主体。事实上,近10年来,民营企业出口年均增长57%,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年均增长高达75%,远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21%的年均增长速度,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论文关键词] 民营企业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1.环境。1999年国家允许私营企业自营进出口,2004年外贸经营权的放开,2005年允许外贸个体户以一般纳税人身份享有出口退税权,“非公经济36条”及其后续措施的出台,“十七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出新政策新要求,国家在不断清除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这些统统都对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然而,相比较民营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重大的份额而言,这还远远不够,时下并没有系统的专门针对民营企业从事对外贸易而定的律法规,大部分有关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鼓励和扶持措施都只是零散分布在各种政策性文件中;许多政策举措真正实施起来都是“隔着衣服挠痒”,不能实际解决问题;一些地方部门出于种种原因制定“土条款”,设置“玻璃门”;这就使得民营企业经常在进出口权、、外汇优惠、领域和投资资格等方面处于“准国民待遇”状态,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规范的和完善的法律保障。 2.问题。从事对外贸易对企业的资本和资金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属于中小规模,自有资本不足型,资金短缺问题,是困扰广大民营外贸企业的主要因素。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的资金支持仍然有浓重的“唯成分论”色彩,为了少担风险,在向民营企业放贷时过于谨慎,现在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各银行进行信贷规模控制,大部分银行就更不愿意“放水养鱼”了。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手续繁杂,耗时过长;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形成构架,制度不完善,担保机构少,品种单一,这些都是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所以,许多民营企业只能通过自筹资金或非正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高风险和高的融资状况与资金渠道的短缺严重牵制了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脚步。 3.外贸政策。当前,我国的经济过热,增速过快,贸易顺差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7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包括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取消“三高一低”产品的出口退税,针对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等。民营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附加值低、差异小的一些商品的出口,自然会受到政策的影响。以浙江和广东为例(近几年,两省民营企 探析当前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及发展之路 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通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之我见 | 下一篇:探讨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探析 当前 民营企业 对外贸易 面临 形势 发展 | 2013-02-22 19:12:2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