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诗歌艺术成就 关于戴望舒诗歌象征主义艺术成就的几点看法 戴望舒受法国象征派诗人耶麦、果尔蒙的影响,把法国象征派引进移植到中国诗坛。在题材、章法、技巧上冲击了旧的程式,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艺术经验,极大地影响了新诗的发展。 戴望舒将法国象征派诗人作为自己偷食的禁果,开始得比较早,但艺术的接受不能代替艺术的创造。《雨巷》的发表,诗人在自己的思维中找到了与一般浪漫主义抒情分道扬镳的天地;从意象的象征化手段来传达感情与情绪的天地。这之后的《古神祠前》也将思想意象象征化了,给人以悠远的想象天地。四十年代创作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致萤火》虽然饱含了现实主义的成分,但其中仍可窥见出许多象征主义的蛛丝马迹。 戴望舒的三本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是二十年代象征派的发展,但却不同与早期的象征派。早期的象征派诗人艺术上教条主义甚浓,诗句晦涩难懂,读诗便如猜谜语一样,毫无诗的韵味和诗的情调 。如李金发的诗中夹带着大量的文言文叹词、助词、显得半文不白,拗口难读。诗中的典故都带有主观随意性,其含义难以查找。戴望舒对折线早期象征派诗人表现手法的优劣高低而决定取舍,从而锻炼出一套富有独创精神的艺术表现体系。 一、意象——情绪的象征 戴望舒的象征诗作,是自己灵魂的独白,是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深沉呼唤和诗意的回声,因此诗中大量象征意象与诗人的主观情绪紧密结合。既饱含着浓烈的诗情,又贴近诗人所欲表现的情绪,也并不过分朦胧晦涩。如《寻梦者》、《夜行人》、《流浪人》、《单恋人》这些诗中的意象均含有诗人自我写照。《雨巷》中那“结着愁怨的姑娘”是诗人联系自己想象描绘出来的意象,是“我”的主观情绪的化身,在“她身上”映照着“我”的形象,“象我一样”“冷漠、凄清、又惆怅”。“我”希望遇到的姑娘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的姑娘。因为涂抹着许多“我”的愁绪,使诗充满了诗情,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而不像早期象征派鼻祖波德菜尔所认为的“美”就带着愁思那样。如果说《雨巷》是通过描绘“结着愁怨”的姑娘来表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惆怅若失的心境,那么《我的素描》则采用象征笔法,利用“我”这个中心意象刻画出诗人两种矛盾的心境。诗人写道: 我是高大的,我有光辉的眼, 我用爽朗的声音恣意谈笑, 但在悒郁的时候,我是沉默的, 悒郁着,用我二十四岁的整个的心。 虽然是“我”的素描,但不是人物形象的形体和外貌特征的摹写。一方面诗人有“光辉的眼”,能够“恣意谈笑”,但有时悒郁,沉默。诗中每一个词语都浸透着他在人生道路上长期积淀的寂寞忧郁的情绪。“情绪往往是感触、感受和态度的复合体,当人们对生活中一些事情有了种种感觉、感想很感受时,情绪就反映在其心灵上。”《我的素描》亦紧紧围绕着诗人的主观情绪进行创作的。戴望舒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向读者敞开了心扉,使他们感到亲切贴心,仿佛是一位朋友在诉说心中的悲哀寂寞。 诗人用这些象征意象来表现其主观情绪,用意象的流动来谱写情绪的乐章时,表现出了几种人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通过一个主体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代表作是《秋蝇》。且看: 木叶的红色, 木叶的黄色, 木叶的土灰色, 窗外的下午! 用一双无数的眼睛, 衰弱的苍蝇望得昏眩, 这样窒息的下午啊! 它无奈地搔着头搔着肚子, 戴望舒诗歌艺术成就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分析 | 下一篇:大学学习总结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戴望舒 诗歌 艺术成就 | 2013-02-24 11:04:1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