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镇农业经济发展之我见 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农业经济在社会总的经济成分中虽然占的比例较小,但是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恩平市近两届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科教兴市、环境优市、和谐建市”发展战略。东成镇是一个有着90%人口从事农业的乡镇,并以种植水稻为主。农业发展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东成镇农业在历届政府中都得到了优先发展。但是,东成镇在农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极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促进东城镇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东成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东成镇位于恩平市东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边缘,属丘陵地区,农田状况是沙质浅脚土地,地力偏低,水利基础设施差,是全市苦旱地之一。2006年乡镇区域调整后,全镇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和15个村委会,171个村(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8158人(包括流动人口),户籍人口23934人,全镇有小二型水库12宗,湖面面积350亩,库容约320万立方米,主干渠长25公里,灌溉恩平市的四个镇十七个村委会,农田面积达26万多亩。 东成镇耕地总面积24000亩,其中水田18000亩,旱地6000亩。山地面积75000亩。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为主,占总面积60%,种粮面积与经济作物面积比例约为63:37。近几年来,东成镇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已逐渐形成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种养结合的立体化结构体系。全镇种植高产、高效经济作物逐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相应调减,并结合当地实际,分别建立水稻、水畜、龙眼、荔枝、红江橙、香大蕉5大农业种养示范基地,其中龙眼、荔枝种植面积为4744亩,红江橙1689亩,香大蕉2115亩,水产养殖面积6532亩。农民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全镇人平年收入由2005年的3248多元提高到2006年的3495多元,个别富裕村委会的农民平均收入甚至达到4000多元。但是,东成镇在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意识不够,增产不增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农产品市场总的供应量是偏紧的,但现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实现了总量供求平衡,广大消费者亦从过去的“填饱肚子”到今天的“讲求营养”,而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够,加之农产品的质量不够好,致使不少传统的大宗农产品出现卖出难或价贱问题,出现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现象。如早些年东成镇农民广泛冬种“灯笼椒”,尽管果实累累,挂满枝头,市场收购价仅为每百斤5元,还不够支付采摘人工,更甭提成本费用支出。 (二)种植技术及管理水平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增收新项目也不断呈现。但由于一些农户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致使一些好的增收项目产出了恶果。例如:东成早期的一些水果种植大户,从银行贷款种植“柑、桔、橙”,但由于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跟不上,遭受“黄龙病”的全面侵袭,全园覆没,血本无归,还欠债累累,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种植“三高”农产品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三)农业物资上涨影响增收 我国于2003年实施执行新税制,减免农业税的政策一出台,引来一大片叫好声。然而, 东成镇农业经济发展之我见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对电子商务风险的几点思考1 | 下一篇:电子商务中关于合同订立的相关问..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东成镇 农业 经济发展 | 2013-02-24 11:15:1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