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摘 要]王维是唐代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擅长绘画,通晓音乐,在他的诗作与画作中充分体现了艺术的相通,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意境。同时,由于社会和家庭及其经历又使得其诗极具禅意。因此,本文将试着从意境美和禅意这两方面初浅地谈谈我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认识。 [关键词] 王维 山水田园诗 意境美 禅意 一、王维简介 王维(701-762),唐玄宗朝诗人,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出身官宦家家庭,其母亲是一虔诚的禅宗弟子。王维天生丽才,自幼多才多艺。跟许多唐代诗人一样年轻气盛,积极进取,颇有政治抱负,因而受当朝宰相张九龄提携出仕。后因张九龄为奸臣迫害下台,牵至王维,他自此官场失志。与众多大诗人一样在官场失志之后便过着为官却不谋其政。常与友人弹琴赋诗,萧吟终日。后来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入兵长安迫其接受伪职。当时,王维在被囚禁的菩提寺中作诗抒发对帝京沦陷的悲痛和对唐王朝的思念。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以后,王维虽因接受伪职被论罪,但因上述的诗以及他弟弟的平叛之功,所以不久就得到赦免,而且官职升迁,最后官至尚书右丞。在官海的沉浮使得晚年的王维,早已无意于仕途,退朝之后,常以礼佛为事。上元二年(761),卒于蓝田辋川别业,年六十一岁。 二、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王维的诗之所以能独树一帜,是其天生丽才与生平历事造就的。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浓郁的诗情和画意。他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描写自然山水和农村风光的幽美以及隐居生活中的情怀。如《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这种日出晚归、老人带小孩、鸡叫、养蚕等在乡村常见的现象,经王维这么一描述,读者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幅清新平和可意会可言传的意味的乡村画。 半官半隐的王维,其看田园生活的角度也许与当今城里人到乡下感受生活时的角度是一样的,其《蓝田山石门精舍》描写的简直就是一次下乡游玩:“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城里人最好的下乡经过应该是:刚从城里进入到乡下来到河边坐着小船顺风而走,发现落日在纯净的天空中,周边飘着无比绚丽的云彩还不时地变换形态、船下的清水和着风轻拍在船身上发出哗哗的声。此时早已忘了那灰蒙天空下那嘈杂的城市;看到乡下奇特自然的景色就算走了很远也不会觉得累,并且还进行了寻找水源的活动;天上都是美丽的云彩,周边都是绿绿树木,担心会走错路;其实清清水是围着山绕了半圈又到了前面的山。到了前面的山前下了船,走在山径间觉得甚是惬意舒畅;走着走着见到四五个僧人,近了寺院,高大的松树与柏树像一把把大伞给人带来无限凉爽;住在寺院里,第二天清早僧人们已开始颂经,但在参天大树遮挡下看不到阳光,晚上寺院的钟声传遍山林,但却显得更寂静;夜间山里的雾水落在衣服上,比城里的空调好多了,向窗外看去皎洁的月光照在寺院的石壁上,天亮后听僧人讲道,听打柴的农民讲周边的事;想想要是再继续寻找水 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 下一篇:论团队管理中的领导艺术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王维 山水 田园诗 | 2013-02-24 12:44:1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