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故事在幼儿道德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民间故事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勤劳、善良又有智慧的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和世代传承的故事在我们小的时候便开始慢慢的进入到我们的心里,来开启我们儿时的心智,多姿多彩的故事,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它其中的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和睦、立志勤学、谦虚礼让、律己宽人、公正无私、明理、诚信等良好道德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并在相应的时代起着它不可磨灭的作用。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幼儿存在不尊重长辈、依赖性强、没有礼貌、不诚实、不懂得谦让合作等现象,儿童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与幼儿分享蕴含着丰富道理的民间故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一种传扬民间文化的好方法,让孩子从小领略中国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故事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熏陶感染的过程,需要家长给予大力的协助和配合,让我们的孩子健康的成长,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幼儿时期正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心理学家研究证明,2~7岁是一个人的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大脑神经活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幼儿好奇,好模仿,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都很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时候如果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处理好自己的愿望与集体的要求,以后就会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行为;这个时候如有关爱父母、尊重老师、对周围的事物有爱心,以后就会爱自己的国家、工作;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热心帮助、关心别人,对人有礼貌,长大后就会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这个这时候如果能善于把一件事做到底,以后就能成为一个意志坚强,勇于克服困难的人。无数事实证明,人的各种道德品质无一不是在学前期萌发出来,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所以对学前期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浅谈民间故事在幼儿道德品质培养中的作用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农村自然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 | 下一篇:浅谈蒙氏教育对我国的影响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民间故事 幼儿 道德 品质 培养中 作用 | 2013-02-25 18:30:3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