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含着苦闷 略带着哀愁 浅析柳永的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雨霖铃---寒蝉凄切》 【内容提要】 品柳永的词,如同在品一杯咖啡,苦涩,香浓,细腻,爽滑的感觉徐徐飘来。在柳永为我们留下的佳作中,《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雨霖铃---寒蝉凄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把柳永词中那种感伤,细腻,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妙语言表现得恰到好处,现在,我就像您娓娓道来。 【关 键 词】 柳永词 八声甘州 雨霖铃 【正 文】 柳永简介: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也称柳七。福建崇安人。世称柳屯田。他出身于世代儒学仕宦之家,其父柳宜曾任工部侍郎。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曾做过余杭令,昌国州晓峰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等职。他年轻时在卞京度过,生活放荡,是个风流才子,喜欢为秦楼楚馆的姑娘和教坊的乐工们填词。这种偎红倚翠的生活使他的声誉大受影响,举进士,屡遭斥黜。他曾多次离开卞京,漫游江浙、苏杭、长安、成都等地,一方面更加放肆地与妓女往还,还表现了对仕途失意的愤慨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另一方面依旧热心仕途,于宋仁宗景佑元年中进士,时已年过半百,失意潦倒。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酌低唱”、“怪胆狂情”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柳永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对词体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是词集而且是唱体。柳永填词常用俗语。也有俚俗之作,雅俗共赏,再次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使其词自成一格,流传甚广。后人对柳永的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谓“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其流传之广可想而知。陈振孙《直齐鲁录解题》卷二十一云“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成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他用词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生活和自己的身世忧愁之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是也有不少表现颓废思想,迎合市民低级趣味,描写色情,以及宣扬统治阶级功德,粉饰太平的作品。有《乐章集》。 作品分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也写过一些描绘山川景物、羁旅行役之苦不得意的抒情之作。《八声甘州》即是具体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观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迹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任凝愁。 柳永一生漂泊不定,虽然词作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人生却很不得意,心绪也常常是苦闷的。相传他经常在其作品中写上“奉旨填词柳三变”的话来表达他怀才不遇的境地。这首描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作,正反映了他的这种情结。 这首词的上篇写景,以情入景;下篇抒情,以景入情。整首词情景交融。 词的上片以铺叙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派秋日的景象。面对着雨中的秋景,此人写道“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此人将听觉与视觉的感受融进了一个词句之中。听雨声“潇 浅析柳永词《八声甘州》《雨霖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析移动通信技术手机支付系统模.. | 下一篇:浅析公司新人管理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析 柳永 《八声甘州》 《雨霖铃》 | 2013-02-25 18:49:2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