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梦境描写 [摘要] 《红楼梦》做到了人物之“梦”与作者之“梦”的辨证统一。高鄂未能达到曹雪芹的高度,但他们都为古典文学中的写梦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梦境描写,发掘了人物的深层心理,揭示了人物性格中隐性的一面;使处于模糊状态的性格侧面得以清晰化,使现实生活中已显现的性格特点得以强化;使我们得以从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一些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关键词] 梦境描写 人物性格 作用 创作经验 《红楼梦》写梦之多、梦之奇、梦之妙,堪称一绝。其中写了大大小小三十二个梦,前八十回二十个,后四十回十二个。《红楼梦》中梦境描写对人物性格、心理活动……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梦”塑造和深化典型人物的思想性格,书中从三个方面显示了这种作用。第一,通过梦境描写,发掘了人物的深层心理,揭示了人物性格中隐性的一面。例如第56 回贾宝玉在梦中遇见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样形相的“宝玉”,反映贾宝玉性格中相对隐秘的侧面——孤独。例如他追悼金钏、为晴雯作芙蓉诔,去袭人家寻访等等,就会感到是“最自然”“最寻常”的了。第二,通过梦境描写,还可以使处于模糊状态的性格侧面得以清晰化,也可以使现实生活中已显现的性格特点得以强化。例如第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惊恶梦”,林黛玉所作的恶梦,与其说表现了她的孤僻、她的痴情,还不如说表现了她的清醒!她的冷峻!林黛玉是个清醒的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她的冷峻和清醒的性格侧面赖有梦境描写才显得如此鲜明豁亮,正因她的清醒,睿智,才能写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的《葬花词》.第三,通过梦境描写还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个新的窥探人物心灵的“窗口”,王熙凤是贾府中最为持强逞能的人,她在铁槛寺向老尼说的那句话:“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俨然是一副强悍的角色。然而从她在梦境中的心态来看,却暴露出外强而内荏的一面,她在梦中也见到了尤二姐来索命。因为在封建迷信笼罩下的社会里,她也不能不被轮回报应说法所困惑。结合她梦幻世界中的行止来看,她应该属于黑格尔所说的对立型性格,即强悍和虚弱的对立统一。 “梦”反应人物心理活动。第八十二回“病潇湘(林黛玉)痴魂惊恶梦”,红学家们曾一再指出;黛玉此梦“含有重大的心理学上的意义”。这个梦的刺激因素是白天薛宝钗派来送“蜜饯荔枝”的老婆子的“一番混话”。那老婆子进屋见了黛玉,笑着说:“怨不得太太(薛姨妈)说这样姑娘和你们宝二爷是一对儿,原来真是天仙似的。”出了屋嘴里还咕咕哝哝地说:“这样好模样儿,除了宝玉,什么人擎受的起。”后来“黄昏人静”,,黛玉想起这些“混话”,“甚是刺心”,“千愁万绪,堆上心来……叹了一回气,掉了几点泪,无情无绪,和衣倒下”。“不知不觉”进入梦乡:先是贾雨村来了,要见她;又是凤姐等人“一来道喜,二来送行”,说是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升了湖北粮道,“托了贾雨村作媒,将你(黛玉)许了你继母的什么亲戚,还说是续弦”。黛玉不信,众人竟“都冷笑而去”。黛玉恍惚又见到贾母,便向她求告:“老太太救我!”谁知百般恳求,老太太却不为所动。黛玉“情知不是路了”,要“寻个自尽”。又想到宝玉,“便见宝玉站在面前”,也向她道喜。黛玉急得“紧紧拉住”宝玉说。“好,宝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了!”宝玉要她留下 论红楼梦的梦境描写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 下一篇:论公序良俗制度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红楼梦 梦境 描写 | 2013-02-27 09:30:0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