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发展的侵害 [摘 要] 网络语言的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使网络语言在语词、语法、语用等方面都出现了各种变异。当下的青少年群体,驾驭语言的能力比较差,辨别能力还不够,判断是非能力比较弱,可塑性非常强,很容易就会受到网络语言中的不良词语的侵害。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如何正视网络语言,抵御网络语言不良词语对青少年的侵害,是当前摆在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关键词] 网络语言 变异词语 小学生受众 语言发展 一、网络语言词汇对小学生言语交际的侵害 现在的青少年上网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网民推动下,从网上走向网下,从虚拟走向现实。网络语言逐渐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渗透到年轻人甚至孩子们的生活中来。并且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形式,离开了它们,青少年会失去很多乐趣,生活也少了些许的色彩。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以控制的话,青少年很可能成为不规范网络语言的受害者。 目前网络语言的词语已经大量出现在青少年的口语中,并成为新新人类的语言,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的语言。 经常有小朋友会这样说,“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介素虾米东东(这是什么东西)”、“你在了什么(你在聊什么)”、“偶系斑猪,上课6,8吵6”、“还米打铃呢,就敢酱紫管偶们,真是BT”、“949”(“我是班主,上课了,别吵了”、“还没打铃呢,就敢这样子管我们,真是变态”、“就是就是”),看了这些,你一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吧,这些都是青少年的“网虫”们的网络语言。现在很多同学不仅将“网络语言”常挂在嘴边,而且不少学生中间十分畅销的口袋书里也充斥着如“青蛙”、“大虾”、“稀饭”这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现在几乎已经成为许多学生们之间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他们的交谈过程中,什么“恐龙(长得丑的人)”、“稀饭(喜欢)”、“东东(东西)”、“GG(哥哥)”、“MM(妹妹)”几乎成为了口头禅,让人听得一头雾水。可是,对于这些看起来十分杂乱的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青少年却认为它们不仅活泼幽默,有利于调动谈话气氛,而且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当然也觉得非常时髦。 口语交际中使用网络语言词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数字代码谐音表示 例如,4242(是呃是呃),7456(气死我了),51396(我要睡觉了),5555555(哭声呜呜呜……),“8系”、“8素”(不是),886(拜拜了)等。 2、用汉语的谐音 例如,介(这)、大虾(大侠)、酱紫(这样子),偶来乐(我来了)、蟀哥(帅哥)、霉女(美女),你猜(泥才);密马(密码);米啦(没了)等。 3、用自创英文简缩略语或拼音字母表示。 论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发展的侵害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我国电子商务 | 下一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权保护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网络 语言 青少年 发展 侵害 | 2013-03-01 10:23:20【返回顶部】 |